非法集资犯罪的七种罪名会有怎样的处罚 (一)

非法集资犯罪的七种罪名会有怎样的处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涌入了大量资金,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助推力,推动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俩面性,金融市场的活跃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性,非法集资的案件近几年吃海鲜的频率越来越高,那么,非法集资犯罪的七种 罪名 会有怎样的处罚呢 非法集资犯罪的七种罪名会有怎样的处罚 目前我国 刑法 规定了四种非法集资类的犯罪,它们分别是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集资诈骗罪 、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和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 非法集资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所谓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 法规 ,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行为实质所在。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对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是否 立案侦查 ,取决于有没有涉嫌以下三种情形中的一种: 一是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的。 二是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户数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的。 三是从造成的经济损失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的。 集资诈骗罪 集资诈骗罪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一项罪名,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 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九条【部分 金融诈骗罪 的 死刑 规定】犯本节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之罪,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条【单位犯金融诈骗罪的处罚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刑法第160条),是指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处罚 1、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2、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是指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179条的规定,犯本罪,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集资金额1%5%以下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非法集资案件的高发提醒我们在做投资理财时,应该时刻保持理性,因为过高的回报率带来的就是高风险,过高的风险一旦超过可控性,带来的后果就是大量的资金流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参与非法集资人员定罪类型有哪些? (二)

参与非法集资人员定罪类型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擅自发行股票罪等,但非法集资数额的大小决定了犯罪事实的严重程序,具体情况可以按照法律上规定的程序来进行合法的处理和认定。 一、 参与非法集资人员定罪类型有哪些

参与非法集资人员定罪类型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七十九条【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非法集资罪的特征

一是未经有关监管部门依法批准,违规向社会(尤其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如未经批准吸收社会资金;未经批准公开、非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等。二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出资人货币、实物、股权等形式的投资回报。有的犯罪分子以提供种苗等形式吸收资金,承诺以收购或包销产品等方式支付回报;有的则以商品销售的方式吸收资金,以承诺返租、回购、转让等方式给予回报。三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目的。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受害者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非法集资的主要危害一是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非法集资活动以高回报为诱饵,以骗取资金为目的,破坏了金融秩序,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是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

非法集资有很强的欺骗性,容易蔓延,犯罪分子骗取群众资金后,往往大肆挥霍或迅速转移、隐匿,使受害者(多数是下岗工人、离退休人员)损失惨重,极易引发群体事件,甚至危害社会稳定。

三是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非法集资活动往往以“响应国家林业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等为名,行违法犯罪之实,既影响了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又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非法集资的具体认定标准在法律上是有明确的规定的,相关情况的认定应当基于实际造成损失情况来进行处理的,当事人在遇到非法集资的情况下,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进行报警处理,并提交相关证据来进行合法的证明和认定。

非法集资类犯罪主要涉及到哪些罪名 (三)

非法集资类犯罪主要涉及到以下两个罪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定义: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处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集资诈骗罪:

定义: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处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两者区别: 集资对象:集资诈骗罪的对象可以是资金或财物,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对象只能是金钱形式的存款。 目的意图:集资诈骗罪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则以营利为目的。 客体:集资诈骗罪侵犯的是国家有关集资的金融管理制度和公私财物所有权,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仅侵犯国家有关集资主要是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信贷管理制度。 行为方式:集资诈骗罪以诈骗方法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则以存款形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非法集资案件有哪些 (四)

非法集资案件主要涉及以下四类: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类案件通常发生在借贷平台或金融机构,行为人通过向公众募集资金并用于投资、放贷等方式获取利润。

集资诈骗罪:其特征是对非法集资资金以占有为目的。这类犯罪活动以虚假投资、高回报承诺为诱饵,诱使公众投入资金,而实际上资金被用于其他目的,导致投资者资金无法回收。

以股票、债券为载体的欺诈行为:犯罪分子可能通过虚假宣传、夸大公司业绩或资产价值等手段,吸引投资者购买虚构或低质量的股票、债券,从而获取非法利益。这种行为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擅自发行股票、债券犯罪行为:在未获得相关证券发行许可的情况下,非法发行股票、债券以募集资金,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权益。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非法集资罪有几种。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优尔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