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合同和签订合同的区别是什么 (一)

最佳答案签署合同和签订合同在概念、出处、使用场合和法律效力上存在区别。
概念区别:签署强调的是在文件、条约或凭证上签字的行为,可以包括签字或盖章等形式,这通常代表协议已定案并生效。而签订则更侧重于商定后正式签字的行为,它强调的是初步的订约过程,即双方达成一致但还未达到最终定案的阶段。
出处区别:签署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名,如宋朝的“签署官”,它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背景。而签订则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法律用语,通常用于描述条约或合同的签订过程。
使用场合区别:签署通常适用于正式文件和已生效的协议,在这些场合中,签字或盖章是确认协议生效的关键步骤。而签订则更多用于尚未定案的协议,表示双方正在商定过程中,尚未达成最终一致。
法律效力区别:签署的合同通常一经签字就产生法律效力,这意味着双方必须遵守协议中的条款。而签订的合同则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法律程序或双方确认才能生效,因此其法律效力可能存在一定的延迟或不确定性。
劳动合同两年一签正规吗 (二)
最佳答案不正规。劳动合同书上写合同,两年一签,是不合理,而且违法的。劳动合同几年一签,法律并无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即可。用人单位可以选择与劳动者一年签订一次劳动合同。但是,签订第3次劳动合同的时候,劳动者有权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交社保一般不存在罚款的说法,但公司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依法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没有给员工交纳社保,可以向社保稽查大队投诉。不签劳动合同分两种情况。如果是用人单位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不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则用人单位无需承担责任。如是用人单位的原因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主要有以下三种后果: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按照该规定,劳动者最多可以主张11个月的双倍工资。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不签订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者按照该规定主张二倍工资,没有最长时间限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签订合同与签定合同的法律责任 (三)
最佳答案请问你是想问“签订合同与签定合同的法律责任有区别”吗?两者在法律上没有区别。
根据查询华律网显示的信息得知,因为这两个词在法律上都可以使用,而且都有法律效力。不过,从用词规范上来说,应该使用“签订合同”而不是“签定合同”。《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了“签订”一词,注释为“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而没有收录“签定”。
从词的结构来说,“签订”是并列结构,是一个词,而“签定”是动补结构,是一个短语,除了有“签订”的意思外,还指签订的条约或合同是确定不变的。
相信关于签订合同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优尔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