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休假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益而设定的法定节假日及带薪年休假制度。根据国家规定,全体公民享有的法定节假日在近年来有所调整,自2025年起,法定节假日总数增至13天,涵盖了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及中秋节等重要节日。此外,劳动者根据个人累计工作年限,还享有不同天数的带薪年休假,如工作满1年不满10年者有5天年休假,满10年不满20年者有10天,以此类推,最长可达15天。这些规定确保了劳动者在工作之余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与放松。
- 1、公休假国家规定天数
- 2、2024最新版:病、事、婚、产、年休假等23类假期规定及待遇依据汇总
- 3、青海省事业单位休假最新规定
- 4、婚假、丧假都变了?人社部:调整放假天数、范围,注意这4个重点!
- 5、全!职工病假、带薪年休假、婚假、产假、等各种假期多少天?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公休假国家规定天数 (一)

最佳答案公休假国家规定有13天,具体公休假如下:
1、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2、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4、劳动节,放假2天(5月1日、2日)。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6、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至3日)。
11月12日,国务院公布《关于修改的决定》,并公布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确定节日维持7个,放假天数增至13天。增加的2天,1天是农历除夕,1天是5月2日。具体放假规则如下:
1、修改前,我国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有7个,共放假11天,修改后为13天。
2、除夕重新纳入法定节假日的范畴强制放假,春节假期也从7天变成8天。
3、五一增加了1天法定节假日,加上2天周末,只需调休1天即可形成5天假期。
4、经过调整,我国法定节假日将形成“2长假+1中假+4小假”的三段式布局——“2长假”,即春节假期除夕至初七锁定8天,国庆1号至7号锁定7天;“1中假”,即五一放假调休5天;“4小假”即元旦、清明、端午、中秋,节日当天除逢周三放假一天外,其他都能保证3天小长假。
公休假的工资计算具体如下:
1、公休假是带薪的,员工在公休期间的工资应等于其正常工作日的工资,不得克扣或者少发。
2、如果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应支付三倍工资。其他的周末休息日及调休的休息日加班,用人单位需支付两倍工资。如,2025年春节假期从除夕至初七共8天,但只有除夕至初三这4天是法定节假日,可以主张三倍工资;其余4天均为调休,用人单位不予调休时可以主张两倍工资。
3、计算加班费的时候,按照“日工资”进行计算,此时同时需要引入“月计薪天数”的概念。按照每年有365天、52个周来计算,月计薪天数=(365天-52周×2天)÷12月=21.75天,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天。如果春节假期被安排加班,加班工资应当这样算:除夕至初三加班,为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费=月工资收入÷21.75×300%×加班天数;初四至初七加班,为休息日加班,加班费=月工资收入÷21.75×200%×加班天数。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一条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2天(5月1日、2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至3日)。
第三条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四条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024最新版:病、事、婚、产、年休假等23类假期规定及待遇依据汇总 (二)
最佳答案2024最新版23类假期规定及待遇依据汇总如下:
休息日与法定节假日
休息日:每周星期六和星期日为休息日,全年共104天。法定节假日:共计11天,包括元旦、春节、清明、劳动节、端午、中秋及国庆节等。
部分节假日
妇女节: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14周岁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事假
天数:由用人单位制定。待遇:事假无薪,但单位规定可发薪水者从其规定。累计请事假达到20天且单位不扣工资者,不再享受当年年休假。
病假
天数:疾病或非因工受伤医疗期为3个月至24个月不等。待遇:企业需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婚假
天数:各地有所不同。待遇: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
产假
天数:98天加各地奖励天数。待遇:产假期间享有工资和福利待遇。
产前假
天数:女员工怀孕满七个月可享受带薪休假,具体天数各地有所不同。待遇:带薪休假。
护理假
天数:全国多数省份规定为7天至30天不等。待遇:带薪休假。
孕期产前检查假
天数:按医嘱进行。待遇:计入劳动时间,不能按其他假别计算。
哺乳假
天数:宝宝出生后一年内,每天享有两次0.5小时的哺乳时间。待遇:带薪休假。
痛经假
天数:根据各地规定,女性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享有。待遇:带薪休假。
保胎假
天数:符合条件的怀孕女职工经医师诊断需要保胎休息的。待遇:假期工资按病假工资标准发放。
节育假
天数:自愿落实节育措施的女性享有。待遇:带薪休假。
丧假
天数:直系亲属死亡时,企业可酌情给予13天。待遇:照发工资和福利待遇。
带薪年休假
天数:连续工作1年的职工享有。待遇:带薪休假。
工伤假
天数:因工作原因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待遇: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探亲假
天数:职工满足条件时可享受探亲待遇。待遇:享有相应的假期和福利。
路程假
天数: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待遇:是否由企业支付往返路费视具体情况而定。
社会活动假
天数:基层工会非专职委员每月不超过三个工作日。待遇:工资照发,其他待遇不受影响。
中国农民丰收节
天数:每年秋分日。待遇:庆祝农业丰收,具体待遇根据当地情况而定。
独生子女护理假
天数:520天不等。待遇:员工在独生子女父母患病住院治疗期间可享有护理时间。
育儿假
天数:520天不等。待遇:员工在子女年幼时可享有育儿假。
假期规定及待遇旨在为员工提供全面的假期保障,促进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青海省事业单位休假最新规定 (三)
最佳答案您好,青海省事业单位休假最新规定为:1、在二类地区工作,工作年限满一年不满十年的,每年可作假10天;工作年限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每年可休假15天;工作年限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的,每年可休假20天;工作年限满三十年及其的,每年可休假25天。 2、在三类地区工作,工作年限满一年不满十年的,每年可休假15天;工作年限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每年可休假20天;工作年限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的,每年可休假25天;工作年限满三十年及其的,每年可休假30天。3、在四类地区工作,工作年限满一年不满十年的,每年可休假20天;工作年限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每年可休假25天;工作年限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的,每年可休假30天;工作年限满三十年及其的,每年可休假35天。 休假时间不包括假期内的公休日和法定假日。 三、其他人员的带薪年休假待遇。
婚假、丧假都变了?人社部:调整放假天数、范围,注意这4个重点! (四)
最佳答案婚假、丧假的相关规定确实有所调整,以下是四个需要注意的重点:
婚丧假天数及适用范围:
婚假:国家法定婚假天数为3天,但部分地区如黑龙江、河南、陕西、宁夏等,对主动参加婚前健康检查的职工提供额外的“奖励”婚假。丧假:职工本人结婚或直系亲属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单位领导批准,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此外,部分省市已适度扩大了使用丧假的亲属范围,如职工岳父母或公婆死亡后,也允许职工休一至三天的丧假。
路程假:
职工因外地直系亲属去世需要前往处理丧事的,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职工有足够的时间处理丧事,并减轻其经济负担。
工资支付:
在婚丧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常发放。这一规定保障了职工在休假期间的合法权益,避免了因休假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制度调整: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婚丧假制度的调整意见,计划从明确适用主体范围、统一天数标准、明确法律责任以及扩大直系亲属范围等方面入手,以适应社会需求,尊重传统文化,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这意味着未来的婚丧假制度可能会更加完善,更加符合职工的实际需求。
全!职工病假、带薪年休假、婚假、产假、等各种假期多少天? (五)
最佳答案全职员工的各种假期天数如下:
病假:
病假天数根据实际工龄和在单位年限确定,医疗期为324个月,需提供医院证明。
带薪年休假:
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假为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假为10天;20年的,年假为15天。
婚假:
婚假期限一般为10天,北京地区为17天。
产假: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北京地区可再加30天奖励假,最长可达7个月。
注意:假期天数可能因地区和单位政策而有所不同,员工在请假前应详细了解并遵循相关规定。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优尔律网关于五类休假标准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