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一个朋友犯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金额大概有20万到30万,他会判刑判多久
- 2、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判刑数额标准具体是怎样的
- 3、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标准按涉案金额还是获利
- 4、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数额标准
- 5、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初犯一般怎么判
本文目录导航:
我一个朋友犯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金额大概有20万到30万,他会判刑判多久 (一)

答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涉及的行为包括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若涉案金额达到5000元,即可构成此罪。该罪行的量刑标准依据涉案金额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对于涉案金额在5000元至2万元之间的,一般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如果涉案金额达到2万元,即属数额较大,量刑建议为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至于具体刑期,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犯罪情节及被告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综合考量。
本案中,涉案金额大约20万至30万,属于数额巨大。根据法律规定,量刑建议为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然而,实际判决时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犯罪动机、悔罪表现、赔偿情况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最终的判决结果。因此,具体的刑期还需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不仅关乎刑事责任,还可能影响被告人的信用记录,甚至对其家庭和社会关系产生长远影响。因此,建议当事人及其家属积极配合司法机关,争取从轻处理,并尽可能弥补受害方的损失。
此外,对于此类犯罪,预防和打击措施尤为重要。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法律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应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打击此类犯罪的有效性。
总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量刑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具体刑期由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来确定。对于当事人及其家属而言,积极配合司法机关,争取从轻处理,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判刑数额标准具体是怎样的 (二)
答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量刑标准在判刑数额上并未直接给出具体数额,而是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分为三个档次:
第一档:
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可能会并处罚金,或者只处罚金。
第二档:
判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必须并处罚金。
第三档:
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相关责任人按照规定进行处罚,处罚程度依据其在犯罪中的具体作用和责任大小而定。
注意:量刑的具体数额通常由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被告人的经济状况、犯罪所得数额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因此,在实际案件中,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判刑数额标准会因案件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标准按涉案金额还是获利 (三)
答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标准,一般按涉案金额来定。具体是:
1、犯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
2、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处所,有隐匿、保管的主观故意。转移,是指将犯罪分子搬动、运输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窝藏和转移均要求其犯罪程度达到足以影响司法机关正常的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活动的程度,如在一个房间内的转移赃物行为不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客观行为;
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主观方面要求必须是一种明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数额标准 (四)
答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5000元不满1万元或者多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累计数额3000元不满6000元的,为罚金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数额标准: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5000元不满1万元或者多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累计数额3000元不满6000元的,为罚金刑;
2、犯罪所得数额在1万元不满1。5万元或者多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累计数额6000元不满1万元的,为管制刑;
3、犯罪所得数额1。5万元不满2万元或者多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累计数额1万元不满1。5万元的,为拘役刑。
4、掩饰、隐瞒犯罪所得2万元或者多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累计数额1。5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5、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情节严重的,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构成条件包括:
1、犯罪客体为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3、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初犯一般怎么判 (五)
答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初犯判刑如下:
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相关罪行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处罚。
因此,如果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初犯且无严重情节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拘役,单处或并处罚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相关法律规定的“情节严重”: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的;
2、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或者三次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的;
3、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是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的;
4、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无法挽回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5、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认定:
1、本罪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2、窝藏,是指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处所,有隐匿、保管的主观故意。转移,是指将犯罪分子搬动、运输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窝藏和转移均要求其犯罪程度达到足以影响司法机关正常的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活动的程度,如在一个房间内的转移赃物行为不能构成本罪的客观行为。
3、收购,主要是针对1992年两高有关司法解释中所说的“低价购进、高价卖出”的行为,司法实践中主要是针对以收购废品为名大量收购赃物的行为,是指有偿购入,然后再高价出卖的情况。要注意区别“收购”与“收买”的区别,收买是指买赃自用,其主观上是一种贪图便宜的心理,而不是故意妨害正常的司法秩序收购赃物,对于购买特定的少量赃物自用的,不宜认定为犯罪,但对购买他人犯罪所得的机动车等财物的,应认定为收购赃物罪。
4、代为销售,是指受犯罪分子委托其销售犯罪所得及收益的行为。对于本罪的兜底条款“以其他方法”,则应当根据其主观故意及行为是否足以影响司法秩序来进行判断,其核心标准在于掩饰和隐瞒两种效果。
5、掩饰,是通过改变物体的外部形状的方式达到与原赃物相区别,而避免被司法追缴的目的;隐瞒则是通过隐匿、谎称等方式,在不改变外部形状的情况下,使犯罪所得及收益及于一种不为人知的地点,避免被司法机关追缴。只要采取这两类方法,达到了妨害司法活动的程度,则是本罪的客观行为。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立案标准是:
1、隐瞒或者隐瞒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的价值,从三千元到一万多元不等;
2、在一年内隐瞒或者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所得的行政处罚,并实施隐瞒或者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所得的行为;
3、变相、隐匿的犯罪所得,包括电气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共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救灾设施、紧急救援、防洪、优惠待遇、扶贫、移民、救灾资金和物资;
4、隐瞒或隐瞒使无法及时调查和处理上游犯罪并对公共和私人财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的行为;
5、隐瞒或者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其他行为,妨碍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的侦查。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优尔律网关于涉嫌隐瞒罪的量刑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