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租房外地人怎么申请 (一)

北京公租房外地人怎么申请

优质回答外地人可以在北京申请公租房,但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包括连续稳定的工作年限、收入和资产限制以及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等。申请流程一般在工作单位所在地街道(乡镇)住房保障部门进行。

一、在京连续稳定工作年限:

非京籍家庭申请公租房的首要条件是在京拥有连续稳定的工作。根据《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审核及配租管理办法》,申请人家庭成员在京均无住房,且在京连续稳定工作5年(含)。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区县可能会根据自身情况对工作年限进行微调,具体要求需咨询当地住房保障部门。

二、收入和资产限制:

公租房旨在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因此对申请人的收入和资产也有一定的限制。申请家庭的收入需要低于当地规定的标准,例如材料中提到的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万元(含)以下、4口及家庭年收入13万元(含)以下。此外,申请家庭的资产也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具体标准以当地住房保障部门公布的为准。

三、其他条件:

除了两点,申请人还需要满足其他一些条件,例如持有有效的居住证明(如暂住证)、未享受过其他住房保障政策等。具体要求可以参考当地住房保障部门发布的申请指南。

一、咨询与准备:

在正式申请之前,建议先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住房保障部门进行咨询,了解最新的政策和具体的申请流程。并根据要求准备相关材料,例如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收入证明、暂住证等。

二、提交申请:

准备好所有材料后,可以前往工作单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住房保障部门提交申请。申请时需要填写申请表格,并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和材料。

三、资格审核:

住房保障部门会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核实所提供的信息和材料是否真实有效。审核通过后,申请人会进入轮候名单。

四、配租:

当有合适的房源时,住房保障部门会根据轮候顺序和申请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配租。配租成功后,申请人需要与住房保障部门签订租赁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租金。

《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审核及配租管理办法》

第四条(三)外省市来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家庭收入符合上款规定标准,能够提供同期暂住证明、缴纳住房公积金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住房的人员。具体条件由各区县人民政府结合本区县产业发展、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住房保障能力等实际确定。

第六条符合第四条第(一)项条件的保障性住房轮候家庭,可持备案通知书到原申请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登记申请轮候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轮候时间从原保障性住房备案登记日期起算。

符合第四条第(二)项条件的本市城镇户籍家庭,向申请人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符合第四条第(三)项条件的外省市来京工作人员,向申请人工作单位所在街道(乡镇)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非京籍申请公租房指南 (二)

优质回答非京籍申请公租房指南

办理条件涉及来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拥有稳定收入,提供同期暂住证明、缴纳住房公积金证明或社保证明,且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本市无住房的人员。具体条件由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外省市来京工作人员家庭需向申请人工作单位所在街道或乡镇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提交申请。

申请时需准备以下材料:按要求填写的《保障性住房申请家庭核定表》,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户口簿,外省市在京工作人员的《居住证》,已婚家庭的《结婚证》或《离婚证》、《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书,家庭成员的工作单位收入和住房证明,以及额外材料如无业或失业人员的个人诚信申报、原住房拆迁协议、重残人员的《残疾证》、大病诊断书、劳模家庭的《劳动模范证》、成年孤儿的《安置证》、补贴类资格家庭的《供养证》、《低保证》、《低收入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凭证、优抚证、退伍证、《见义勇为光荣证》、公房腾退凭证、房屋买卖合同或赠与协议。

流程包括申请、初审、复审、备案、编制方案、公布名单、公开摇号和签订合同。办理时限为30个工作日,不收取任何费用。

如需了解适用的保障性住房种类,可访问官方网站查询或向所在区住房保障部门咨询。

非京籍公租房申请流程 (三)

优质回答非京籍公租房申请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申请人需携带必要的申请材料前往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的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接着,户口所在地的住房管理部门会对申请家庭的收入、资产、人口和住房状况进行初步审核,并进行入户调查,最终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审核结果。

随后,区或县级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将对申请资料进行复审,并同样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审核结果。

之后,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会进一步复核申请资料并进行备案。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产权单位在区住房管理部门的监督下,会制定配租或配售方案,并在区政府网站上公布配租或配售的公告。

接下来,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会根据意向登记家庭的备案时间顺序,按照房源与家庭数量的比例确定参加摇号的入围家庭名单,并对入围家庭的人口、收入和资产进行复核。

然后,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会组织公开摇号,确定选房顺序,并公布摇号结果。

最后,申请家庭可以按照选定的顺序前往指定地点进行选房,并与产权单位签订相关合同。

北京公租房外地人能申请吗 (四)

优质回答可以。

非京籍职工可按照新北京人无房职工配租渠道申请公租房。非本市户籍的申请人年龄不超过45周岁(含),符合本市住房限购政策,具备购房资格;在项目所在区缴纳社保或个税,所处行业符合本市产业发展需要。

在北京的经适房和限价房申请者如果是单身的,必须年满30周岁。这使得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或刚就业的人员,往往无法购买经适房或限价房。不少人也发出过放宽保障房申请年龄限制的呼吁。

供给人群:

1、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轮候家庭。

2、申请人具有本市城镇户籍,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平方米(含)以下;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万元(含)以下、4口及家庭年收入13万元(含)以下。申请家庭应当推举一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

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相关部门根据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变化等对上述标准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3、外省市来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稳定收入,能够提供同期暂住证明、缴纳住房公积金证明或参加社会保险证明,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住房的人员。

内容参考:

非京籍能在北京申请公租房吗 (五)

优质回答非京籍在北京申请公租房并非难事,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即可。

具体条件包括:

1、申请人需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45岁。

2、持有有效的北京市居住证。

3、家庭成员均无北京市内房产。

4、在京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至少五年。

5、申请人须在京工作,并且其单位需在北京注册且行业符合北京市发展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区域的公租房项目可能对申请人的工作地点有具体要求,通常需要在缴纳社保的区工作。例如,申请朝阳区的公租房,社保需在朝阳区缴纳。

新北京人申请公租房的具体流程如下:

1、当有面向新北京人的房源时,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通过网络进行登记申请。

2、自行登录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官网,点击“业务办理”中的“无房职工和新北京人”按钮进入登记系统界面,按照提示完成登记。

以下为常见问题解答:

1、新北京人申请公租房是否有限制收入?

答:没有收入限制。

2、是否必须持有居住证?

答:是的,居住证是申请公租房的重要条件之一。

3、申请公租房是否需要经过三审两公示?

答:不需要。

4、申请公租房是否需要备案?

答:不需要,有房源时直接在网上申请即可。

5、网上申请时是否需要填写备案编号?

答:不需要,无需备案,自然无编号。

如有疑问,可拨打公租房服务咨询热线:88150800、68636205(工作日9:00—11:30 13:30—17:30)。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北京公租房外地人怎么申请,优尔律网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