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与以往的有什么不同 (一)

贡献者回答1. 宅基地管理部门的变化:2019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对宅基地的管理部门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新的管理需求和提高管理效率。
2. 政府征地难度的增加:修订后的法律对政府征用土地设置了更为严格的规定,确保被征地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增加了征地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新法规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市场,这有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并增加集体和个人的经济收益。
4. 基本农田保护的加强:修订后的法律将基本农田的保护提升到永久性战略高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5. 土地规划的更新:新的《土地管理法》将土地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更宏观和综合的视角指导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6. 土地督察权力的提升:法律强化了土地督察的职能和权力,加强了土地管理和使用的监督,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7. 国务院对永久基本农田的审批权:修订后的法律规定,国务院只审批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事项,体现了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
8. 建设用地使用费的调整:新的法规扩大了建设用地使用费的范围和标准,旨在通过经济手段调控土地市场,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这些修订,《土地管理法》更加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助于提升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效率,同时保障农民和集体的土地权益。
新土地管理法开荒地政策 (二)
贡献者回答新土地管理法开荒地政策规定开荒者有权对被开荒的土地进行耕种,但不可用于建房。村民在经过村里所有村民同意方可予以确权个人开荒地,但农村的开荒地是没有补贴的。新土地管理法开荒地政策规定开荒者有权对被开荒的土地进行耕种,但不可用于建房。村民在经过村里所有村民同意方可予以确权个人开荒地,但农村的开荒地是没有补贴的。
一、新土地管理法开荒地政策开荒地国家新政策年规定:开荒者有权使用被开荒的土地,可以用来耕种,但不能用于建房。在此提醒您,对于开荒地,一般是维持原有开荒者的使用权。但如果原有开荒者在开荒后又撂荒,后续的开荒者能否取得开荒地的使用权,要看前一个开荒者是否构成了撂荒的事实。
《土地管理法》四十七条 第一款、第二款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二、村民开荒地怎么申请确权1.经过村里所有村民的同意,个人开荒地可以予以确权。
2.农村的开荒地是没有补贴的,因为它是属于村集体组织所有,不属于个人,跟普通的土地性质是不一样的,而且开荒地是不交农业税的,
三、国家地方开荒补贴多少钱一亩1.农用地征地补偿标准35700元/亩(统一年产值1700元/亩,土地补偿7倍,安置补偿14倍);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征地补偿标准18700元/亩(统一年产值1700元/亩,土地补偿5倍,安置补偿6倍)。
2.农用地征地补偿标准35354元/亩(统一年产值1600元/亩,土地补偿7倍,安置补偿14倍);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征地补偿标准17600元/亩(统一年产值1600元/亩,土地补偿5倍,安置补偿6倍)。
3.农用地征地补偿标准33440元/亩(统一年产值1520元/亩,土地补偿7倍,安置补偿15倍);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征地补偿标准22800元/亩(统一年产值1520元/亩,土地补偿6倍,安置补偿9倍)。
新土地管理法第77条解释 (三)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七条 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新国土法63条的司法解释 (四)
贡献者回答新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这意味着集体土地可以入市,与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相关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个人使用。双方需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土地界址、面积、动工期限、使用期限、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和双方其他权利义务。
具体而言,这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出让、出租等操作,须获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成员或者三分之二村民代表的同意。通过出让等方式获取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允许进行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抵押。但须注意,具体操作时若有其他约定需遵循。
综上所述,新土地管理法的此规定开放了集体土地的使用方式,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能够更灵活地交由单位或个人使用。同时,规定了操作的法律程序,确保了使用权的合法转移与使用。此类使用权的变更也需遵循一定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村民会议的同意以及使用权的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抵押等操作的合规性。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优尔律网希望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与以往的有什么不同,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