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食物中毒什么症状 (一)

吃食物中毒什么症状

食物中毒指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或者进食的食物本身便含有相关的毒素,所引起的疾病。在临床上,患者往往以消化道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为主要表现,比如当患者进食被沙门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等污染的食物时,往往患者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因为某些细菌其本身具有侵袭性损害的特点,在临床上有些患者往往还会伴有腹部绞痛、里急后重、便粘液脓血便等特征,甚至会伴有发热。当患者进食被肉毒杆菌或其外毒素所污染的食物时,则临床上往往会以神经系统的相关症状为其首发的表现,所以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其摄入的致毒因素的相关特点。比如当患者在进食后便出现相关不适表现时,在临床上便应该考虑是否存在食物中毒相关可能。

食物中毒有哪些类型 (二)

食物中毒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神经性食物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可能包括头痛、眩晕、肌肉无力等。

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这类食物中毒的毒素来自食物本身,而非外界污染。典型例子包括河豚中毒、发芽土豆中毒、毒蘑菇中毒等。

化学毒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如农药、鼠药等常用毒药可能混入食物中,导致化学毒物中毒。这类中毒通常症状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谷物、甘蔗等食物在不合适的保存环境中可能产生霉变和真菌繁殖。食用这类食物会导致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症状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

肉毒中毒简介 (三)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诊断 5 治疗措施 6 病原学 7 发病机理 8 流行病学 9 临床表现 10 预防 附: 1 治疗肉毒中毒的穴位 1 拼音 ròu dú zhòng dú

2 英文参考

botuli ***

3 概述

肉毒中毒(botuli *** )是由肉毒杆菌(Cl.botulinum)外毒素所致的中毒性疾患,人灵3种临床类型:食物型肉毒中毒、伤口型食物中毒和婴儿肉毒中毒,均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4 诊断

主要依据为:①摄食可疑食品(尤其是罐头食品)和同食者集体发作史;②典型的临床症状如眼肌瘫痪,吞咽、言语、呼吸困难等;③对可疑食物作细菌学检查及动物接种试验,可用食物浸出液口饲(或作腹腔内注射)豚鼠或小白鼠,如有外毒素存在,则动物发生典型的四肢麻痹而死亡。从开门见山人的胃肠内容物中可检得外毒素。

本病应与毒蕈中毒鉴别。

5 治疗措施

一抗毒素治疗 及早给予肉毒抗毒血清,在起病后24小时内或瘫痪发生前注入最为有效。静脉或肌肉注入5万~8万U一次,必要时6小时,后重复注射。重者剂量加倍。

二支持及对症治疗 病初确诊或拟诊为本病时,应立即用水或高锰酸钾(1∶4000)洗胃并 *** 。病人庆安静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咽喉部有分泌物积聚时用吸引器吸出。呼吸困难者给氧,必要时进入人工呼吸。天咽困难者用鼻饲或静脉滴注,发生肺炎等继发感染时给予适宜的抗菌药物。创伤型肉毒中毒患者,必须彻底清创,并给予抗血清。吡啶(pyridine)能 *** 神经生芽,可缩短病程;盐酸胍有促进末梢神经释放乙酰胆堿作用,也可用于治疗肉毒中毒,但对严重的呼吸衰竭患者则无效。

婴儿肉毒中毒主要为支持和对症治疗。但有人主张口服或肌注青霉素,以减少肠道内的肉毒杆菌菌量,防止外毒素的继续产生和吸收。一般多不用抗毒血清。

6 病原学

肉毒杆菌系严格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梭状芽胞杆菌,其芽胞耐热力极强,在沸水中可生存5~22小时,干热180℃需5~15分钟始能将其杀死。10%盐酸经1小时和20%甲醛经24小时才能使芽胞死亡。肉毒杆菌孳生于土壤内,存在于家畜如牛、羊、猪等的粪便中,亦可附着于水果、蔬菜和谷物上。火腿、腊肠、罐头或瓶装食物被肉毒杆菌污染时,于缺氧情况下细菌可大量生长繁殖而产生外毒素,人摄食后即发生中毒。按照外毒素的抗原性不同,可分类A~G等7型。引起人类疾病者主要为A、B和E等3型,偶可由F型所致;引起婴儿肉毒中毒者则以A型和B型多见。肉毒杆菌外毒素是一种嗜神经霉素,毒力强大,百万分之一毫升即可使体重250g的豚鼠于4日内死亡;但不耐热,在80℃半小时或煮沸10分钟即被破坏,暴露于日光亦可迅速失去其毒力。毒素在干燥、密封和阴暗的条件下,可保存多年。毒素及其经甲醛处理的类毒素均有抗原性,注射于动物体内能产生抗毒素。

7 发病机理

肉毒杆菌外毒素经胃和小肠上段吸收,通过淋巴和血液循环到达运动神经突触和胆堿能神经末梢,干扰和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释放乙酰胆堿,从而使肌肉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一般无明显受累现象。尸检时肉眼和镜下所见并无特征性。

婴儿肉毒中毒的发病年龄均小于6个月,婴儿摄入肉毒杆菌芽胞或繁殖体,虽不含肉毒杆菌外毒素,但病毒可在婴儿肠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外毒素吸收后可出现症状。近年来,国外报道成人也有类似发病情况。

8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肉毒杆菌存在于动物肠道,排出后芽胞可在土壤中保存相当长时间,但又在缺氧情况下才能大量繁殖。

二传播途径 ①食物传播:罐头食品、发酵馒头、家制臭豆腐和瓣酱等被肉毒杆菌污染,其外毒素可致病。②偶可由伤口感染百致病。③病菌偶可污染食品如蜂蜜,被婴儿摄入胃肠道后,繁殖产生大量外毒素而致病。又称婴儿肉毒中毒。近年来国外报告渐见增多。

三易感性 外毒素对人和动物均有高度致病力。男女老幼均可得病。病人无传染性。

9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2天,长者达8~10天,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

起病突然,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此与一般食物中毒不同。初起时全身软弱、疲乏、头痛、眩晕等,继而出现眼睑下垂、瞳孔扩大、复视、斜视及眼内外肌瘫痪。重症患者有吞咽、咀嚼、言语、呼吸等困难,声音嘶哑或失音、抬头困难、共济失调,心力衰竭,但肢体完全瘫痪者少见。咽肌麻痹时粘液分泌物积聚咽部,可引致吸入性肺炎。因胆堿能神经传递的阻断,可出现腹胀、尿潴留及唾液和泪液的减少等。体温正常或呈低热,神志始终清楚,知觉存在,脑脊液正常。

病人可于数天(4~10天)后逐渐恢复健康,呼吸、吞咽及言语困难先行缓解,随后其他肌肉瘫痪也渐复原,视觉恢复较慢,有时需数月之久。重症患者可于发病后3~10天内,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或继发肺炎等而死亡。E型病毒所致者,病死率可50%。

婴儿肉毒中毒的临床表现则与上述症状不完全相同,其首先症状常为便秘,继之迅速出现颅神经麻痹,病情进展迅猛。有的患婴入睡前尚能进食,活动自如,数小时后被发现呼吸已停止。有的患婴呈隐匿型,另有表现为暴发型。肌电图检查显示短暂、低幅、多相的动作电势,有助于诊断的确立。

10 预防

严格管理食品,尤应注意罐并没有食品的制造及火腿等腌腊食品的包装和保存。正确的食品消毒是预防本病的关键。食物中有肉毒杆菌时每有产气、变味等现象,但亦不尽然,因此切勿尝食可疑食物。罐头盒鼓起者(胖罐头)及色香味改变者,必须煮沸后丢弃,亦不可用以喂饲家畜。腌腊食物及家庭自制的瓶装食物应煮沸6~10分钟后始可进食,禁止食用发酵或腐败的食物。

若同食者发生肉毒中毒症状,或所进食品有肉毒杆菌外毒素存在时,应立即接受多价肉毒杆菌抗毒血清1000~2000u,以防发病。

治疗肉毒中毒的穴位 独会

。……针二分。灸三壮。主治难产、死胎,月经不调,小肠疝气,胸腹痛,妇人干哕,呕吐。另说可治河鲀中毒。.

少商

下管襻形态及管襻内流态基本恢复正常。有助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苏醒:有实验报道,针刺少商等穴有助于一氧化碳.

少冲

血中CO含量的影响:针刺“少冲”、“少商”等,可使实验性CO中毒动物苏醒时间缩短,血中CO含量降低。.

听会

、气海等;肾元亏损者,加肾俞、关元、太溪等;药物中毒者,加百会、哑门、上星、外关等。听会张口略向内上. 中管

由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 (四)

肉毒杆菌。

神经型中毒是由于进食含有肉毒杆菌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肉毒杆菌分泌的肉毒素中毒是属于神经型食物中毒,也称肉毒中毒。

临床以恶心、呕吐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眼肌、面肌瘫痪为主要表现。如果抢救不及时,病死率比较高。

这种中毒的传染源为家畜、家禽和鱼类,病菌由动物肠道排出,牙孢污染食品,在缺氧环境下肉毒杆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外毒素。主要以被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多见于腊肉、罐头等腌制食或者是发酵的豆制品、面制品等。

人群普遍易感,无病后免疫力。这种疾病的潜伏期为12—36小时,最短为2—6小时,长则可达8—10天。血压先正常后升高,脉搏先慢后快,常有顽固性的便秘、腹胀。病程中患重神志清楚,感觉正常,不发热。轻者5—9日内即可恢复但全身乏力。

相信关于哪种食物中毒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优尔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