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为走势成大型传销工具 (一)

书画为走势成大型传销工具

今年书画市场最轰动的新闻,就是号称国内最大书画商 的重庆臻纪涉嫌非法集资被查封。2月28日,该公司法人马永彤等人企图卷款潜逃时被警方抓获。4月7日,马永彤等18名高管涉嫌非法集资被检察机关批准逮 捕。据媒体报道,重庆臻纪签约1500多个书画传销人员,有3000个员工。臻纪把书画虚高提价几十倍后,承诺以22%72%的高额回报出售,受害者数 千人,涉资约20亿元。

中国字画收藏的大跃进导致传销分子有机可乘,于是重庆臻纪利用书画来传销和非法集资的模式就诞生了。书画在中国成为传销工具,是由很多复杂的原因造成的。

书画市场的本质类似庞氏骗局

书画投资者A要获利,就需要忽悠新的投资者B用更高的价格买走。接盘的投资者B需要获利,就需要再去忽悠更新的投资者C用更高的价格买走。C再去忽悠D,如此循环。如果没有新的投资者,这个艺术庞氏骗局就会破灭。没有了交易,你买来的书画就成了废纸。

正是书画市场这种庞氏骗局的特征,使书画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大型的传销工具和非法集资工具。

书画升值回购即非法集资

重庆臻纪所采用的模式叫做升值回购,就是先把几百元到几千元的书画,抬高几十到几百倍,按照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的价格向投资者推销,承诺将来以同等价格回购,并给予22%72%的年回报。

升值回购本质就是非法集资,比如你花100万元向臻纪买一幅画,臻纪保证可以不低于100万元向你回购,并给予你22%72%的年息,不过,你花100万元买来的画其实只值1000元。

公安部曾经警示:艺术收藏品升值回购模式涉嫌非法集资。2014年4月,在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韩浩表示,近年来非法集资手法花样翻新,要警惕以高价回购收藏品为名的非法集资,即以毫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纪念钞、邮票、字画等所谓的艺术收藏品为工具,声称有巨大升值空间,承诺在约定时间高价回购,引诱群众购买,然后携款潜逃。

中国的艺术基金大多数都是在用这种模式,一般以年10%20%的年回报吸纳资金来进行书画投资,这种模式的本质就是非法集资。某艺术基金巨亏九成,投资者只能拿回一成本金。很多艺术基金巨亏的原因就是募集资金买入艺术品后卖不掉,真要卖只能卖零头价。更有些艺术基金募资来买自己的艺术品,比如自己只值100万元的艺术品,以1亿元的价格卖给艺术基金。

书画市场定价机制和监管缺失

由于中国书画市场缺乏评估机制和监管机制,只值1000元的画,你可以定价1000万元、1亿元或10亿元。所以中国书画市场的价格可以虚高几百倍、几千倍来进行交易。一90后收藏家说,她的一个瓷碗价值100亿元。

书画价格评估机制和监管的缺失导致中国艺术品市场演变成了庞氏骗局模式,书画甚至已成为最佳的传销工具和非法集资工具。

艺术品市场的实质从属于社会公共利益体系,相比于制度完善的欧美艺术品市场,中国艺术品市场缺乏艺术品税收机制和艺术品反洗钱机制。

欧美高额的遗产税逼使艺术品拥有者在艺术品作为遗产之前捐赠给公益机构,最终使富人的部分财富返还社会,欧美的整个艺术品市场就是一个社会公共利益体系。中国没有遗产税,富人可通过炒作天价艺术品来洗钱、隐藏财富和获取暴利,这严重违背了艺术的公益本质。

911之后,欧美的反洗钱机制是非常严厉的,欧盟的反洗钱法案对超过7500欧元的艺术品交易进行追踪、调查和备案。中国2006年出台《反洗钱法》,但主要是监管金融领域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对艺术品市场则缺乏监管。

书画是消费品不是收藏品

艺术品是消费品而不是收藏品。但是这一点,民众被艺术商人和炒家恶意误导了,以为艺术品都是有收藏价值的。其实刚好相反,绝大部分艺术品都是没有收藏价值的消费品。

如果你有零花钱,可以买些低价的书画来装饰居室,作为娱情、观赏、休闲之用。而如果把书画作为增值的投资品就大错特错了。

中国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几十万画家,其中只有极少数几十个对艺术进程有特殊贡献的艺术家的作品可以提升为收藏品,其他几十万画家的作品都是消费品,并不具有收藏价值。

欧洲某国在经济低迷时曾大规模赞助艺术家,后来政府遇到了这批艺术品如何保存的难题,最后不得不花巨资将收藏的几十万件艺术品毁掉。

书画收藏要有公益的心态,在你能力的范围内,以赞助艺术家创作的方式购买一些低价位的书画,以此作为你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

这20年来,深圳和广州出现过很多画廊老板,他们要么早已破产,要么面临破产。连专业群体都难以成功,大众收藏书画升值的数学概率我认为只有万分之一。所以说,书画收藏应该杜绝投机和赌徒的心态。

美女炫富引发百亿中晋系崩盘 潘晓婷疑为公司 (二)

今天下午,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发微博爆出重磅消息,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

截图

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知情人向野马财经透露,徐勤是正准备去梵蒂冈结婚时被抓的。

截图

据新华社报道,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及其他省份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

该案件牵涉面积之大远超之前的快鹿。从规模体量来看,中晋是一家百亿级理财平台。据其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其中60岁投资人就超过2万。不过,这一数据暂时还未得到警方的证实。

而公司发生崩盘,据说都是由一位美女炫富引发的。

知情者向野马财经爆料,中晋资产拉客户使出了美人计这一招,而在营销中,雇佣了美女程明作为企业顾问。

正是大美女程明在朋友圈赤裸裸地炫富,引起了关注。微博“基金庄正”也贴出了更多爆料。

这位程明美女的清晰无码大图,可以鉴赏一下。

再来一张侧脸+豪车的

然而,“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这是在中晋营业网点玻璃门上张贴的公示。

截图

4月6日,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警方确认,中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相关关联公司涉嫌经济犯罪被立案调查,请投资者携带投资项目资料及相关金额等情况到就近的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备案,案件仍在进行调查。

而且,让上海当地投资人更气愤的是,中晋资产还是沪上知名节目—《相约星期六[0.00% 资金研报]》的独家冠名商。

网友所说的潘晓婷,就是当初和毕姥爷一起玩书法的“九球天后”。

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国太投资组建于2013年,目前已是多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一百多家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其中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中晋财务、中晋小额贷款公司、中晋典当行、中晋拍卖行等;非金融行业包括国太航空、酒店、广告、家具、服饰、数码、地产、食品等几十个实体产业公司。中晋资产称其旗下有支付公司、保理公司、担保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多个金融类公司。

在“中晋系”倒掉后,国太投资的这些小伙伴们怕是今夜难眠,迎接他们的,将是证券市场一场躲不过的“血雨腥风”。

早前报道:

“我擅长规避风险,我是潘晓婷,我是中晋合伙人”

2014-11-11 20:18:13东北新闻网

“判断源自于观察,更来自于专业。我擅长规避风险,我是潘晓婷,我是中晋合伙人。”——潘晓婷

中晋合伙人—六全战略升级中晋合伙

本文始发于2014年11月11日

被誉为中国“九球天后”的潘晓婷,是中国职业台球花式九球打法选手。1997年开始接触台球,是中国台球界第一位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的选手。

2013年10月在CBSA国际美式台球冠中冠女子精英赛中,加冕冠军,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第十个世界冠军。

2014年3月1日,“九球天后”—潘晓婷正式成为国太投资控股(上海)有限公司旗下中晋字号产品“中晋合伙人”代言人。

截图

4月6日中晋官网截图,仍显示潘晓婷为其代言人

今年5月,中晋品牌开始实施并推行“六全战略”,以此来整合更多优势资源,加速“中晋合伙人”资本团队的持续发展,不断升级“中晋合伙人”以及中晋品牌在国内外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六全战略涵盖:将合伙人(制)基金银行全托管、合伙人(制)基金所投资项目公司全登陆区域股交中心、合伙人所持有合伙制基金份额及占比全公开、合伙人(制)基金所持有项目公司股份数与占比全公开、合伙人(制)基金月报公允全公开、打造中晋成为类金融全牌照机构的六大战略体系。成为中晋合伙人2014年内发展方向和重要目标,同时中晋预计在年底有望基本完成上述六全。

届时,中晋合伙人无论在金融实力和品牌效应上都将得以大幅提升,以此吸纳更多金融业界战略资源的整合,源源不断融入“中晋合伙人”所推动的金融业的合伙商业模式中来,成为名副其实金融业界,最具影响力、实力的最强资本运作的合伙人。

褚时健为什么坐牢 (三)

褚时健因经济犯罪被判刑入狱。

褚时健作为一位知名企业家,在其经营过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商业活动和资本运作。然而,他在某些商业决策中出现了失误和不当行为,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触犯了法律。具体分析如下:

褚时健的企业经营状况出现了问题,他的投资决策过于冒险,未能有效控制风险。一些投资决策导致了资金链断裂,公司财务状况严重恶化。为了弥补损失,褚时健采取了一些非法手段,如挪用公司资金、违规担保等。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律法规,最终导致了他的牢狱之灾。

此外,褚时健在管理企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监管不力、内部控制失效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一些不法行为得以在企业内部滋生和发展,进一步加剧了褚时健的违法风险。当这些违法行为被揭露和调查时,褚时健难逃法律的制裁。

总的来说,褚时健因经济犯罪被判刑入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失误和不当行为,也可能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和监管的问题。这一事件对褚时健本人和其企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提醒其他企业家要守法经营,规范运作,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可查阅相关新闻报道和官方文件。

程春莲“石油大亨”落网 (四)

1988年5月,程春莲在庐山邂逅了渤海石油公司运销处销售科的梁某科长。借助梁某的关系,程春莲得以获得了一些计划外的石油供应指标。6月,她亲自前往渤海石油公司,了解到批指标需县级单位的证件,于是她返回黄石,办理了所需的证件,随后在7月初签订了一份购买1000吨汽油和50吨液化气的合同。同年,她调任黄石市工业供销总公司石油化工协作分公司副科长,自此,她开始大量倒卖石油给浠水县石油公司。

1989年6月,一封署名为“一群众”的举报信将程春莲受贿行为曝光,信中详述了她的受贿行为。黄石市检察院收到举报后,经领导研究决定立案侦查。据统计,从1988年8月起,程春莲共购得汽油和柴油共计5318.592吨,倒卖给浠水石油公司,从中获得大量贿赂。审讯过程中,她承认存折中有来自黄石、武汉、天津、北京等地的共计27万元人民币,以及1万美元和10万日元。

程春莲曾辩称,自己在计划供应年代获取石油有助于解决黄石的石油短缺问题,保障工业和农业机械运转。然而,她倒卖石油至浠水的行为被证实是收取好处费。经过检察机关的深入调查,程春莲的受贿总额高达76.6万元,这一案件当时成为湖北省最大的受贿案,也是全国六大经济犯罪案件之一。1989年7月28日,湖北电视台的全省新闻联播播报了这一震惊的消息。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经济犯罪新闻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优尔律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