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中,农业补贴是为鼓励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利益而设立的重要资金。然而,有些人却动起了歪脑筋,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骗取这些补贴,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律法规。骗取国家农业补贴,实际上构成了诈骗罪。对于骗取农机补贴这一具体行为,其立案标准相当明确:一旦骗取金额达到三千元,便满足了立案条件,相关部门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确保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与有效使用。
- 1、骗取农业补贴立案标准
- 2、骗取补贴款的立案标准
- 3、骗取国家农业补贴是什么罪?
- 4、骗取农机补贴立案标准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骗取农业补贴立案标准 (一)

答法律分析: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三万元至十万元、五十万元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村干部骗取国家给予农民的种粮补贴,不应该按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而是按贪污罪定罪,怎样量刑要依据骗取补贴的数额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衍生问题:
对犯贪污罪的,应该怎样进行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骗取补贴款的立案标准 (二)
答骗领补贴的犯罪标准是,若犯罪嫌疑人骗取的数额在3000元至1万元的,则涉嫌诈骗罪,在3000元到1万元的范围内,各地公检法机关都是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治安状况,确定诈骗罪的立案标准的,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进行治安处罚。
一、骗领补贴犯罪标准怎么确定
骗领补贴犯罪标准是,骗领补贴在三千元至一万元的,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三万元至十万元、五十万元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二、骗领补贴涉嫌犯罪申请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
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以及提请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审。
三、骗领补贴涉嫌犯罪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内容有哪些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在我国,骗取公私财物是违法行为,至于是否构成刑事犯罪,主要是根据当事人骗取补贴的数额及相应的违法情节。这里要注意,如果在骗领补贴的过程中伪造了国家机关印章文件,伪造国家机关印章文件已经涉嫌刑事犯罪,量刑时是要数罪并罚的。
骗取国家农业补贴是什么罪? (三)
答骗取国家农业补贴的行为,若数额巨大或特别巨大,将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对于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关于诈骗罪的立案标准,虽然刑法未作具体解释,但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而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的,则被视为“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不仅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关键要素,但并非唯一要素。
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时,即便数额未达到20万元,如果满足以下任一条件,也可能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1)作为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在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2)惯犯或流窜作案,危害严重;(3)诈骗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造成其他严重损失;(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5)挥霍诈骗财物,导致无法返还;(6)使用诈骗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其他严重后果;(9)其他严重情节。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对诈骗行为进行严格打击,保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骗取农机补贴立案标准 (四)
答涉及骗取农机补贴案件的立案标准包含多项考量因素。首先,从金额角度出发,一般情况下需满足较大金额标准,如在三千元至一万元。然后,需审视案犯的诈骗行为性质与情节。例如,若存在屡次诈骗、使用卑鄙手法或给国家带来严重损失等情况,尽管达不到前述金额,亦有可能导致案件被立案。在此过程中,行动人的主观意图亦不容忽视,即明确了解自身不具备获取补贴资格却有意诈骗。在司法实际操作中,不同地区可能因地方经济发展乃至相关政策差异,而对立案标准的金额设定进行适度调整,仍须坚持依据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及违法程度进行处理。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骗取补贴款的立案标准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优尔律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