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假冒与仿冒的区别
- 2、假冒和冒充的区别
- 3、假冒和仿冒的区别
本文导航,以下是目录:
假冒与仿冒的区别 (一)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1、仿冒和假冒的侵犯的客体不同。
仿冒行为侵犯的是市场竞争秩序;假冒侵犯的是商标管理秩序。
2、仿冒和假冒的违法对象不同。
违法对象是违法客体的物质承担者,违法客体是违法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仿冒行为的违法对象是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假冒行为的违法对象是他人的“注册商标”。
3、仿冒和假冒的客观表现不同。
仿冒行为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擅自将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作相同或近似使用;假冒行为客观上表现为违法商标管理法规,假冒或者伪造、销售他人注册商标。
4、仿冒和假冒的危害结果不同。
仿冒行为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具有为损害竞争对手之目的;假冒行为是构成对商品标志、记号(文字、图形)的误认,对同类商品无法区别,具有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之目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六条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假冒和冒充的区别 (二)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
一、定义区分
1. 假冒注册商标:未申请注册商标而直接使用他人已注册的商标。
2. 冒充注册商标:存在三种情形:
- 商标注册申请未获批准前,提前使用带有R标志的商标;
- 注册商标仅限于特定商品(如A商品)使用,却在其他商品(如B商品)上使用;
- 未启动注册商标程序,便擅自使用该商标。
二、危害性质差异
2. 冒充注册商标:此行为误导消费者,轻视法律,虽未直接影响他人注册商标,但性质同样严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未经许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假冒和仿冒的区别 (三)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
1. 仿冒与假冒所侵犯的客体有所区别。仿冒行为损害的是市场竞争秩序,而假冒行为侵犯的是商标管理秩序。
2. 仿冒与假冒的违法对象不同。违法对象是违法客体的具体体现,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仿冒的违法对象是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而假冒的违法对象则是他人的“注册商标”。
3. 仿冒与假冒的客观行为表现各异。仿冒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且这些使用可能是相同或近似的。假冒行为违反商标管理法规,包括假冒、伪造或销售他人注册商标。
4. 仿冒与假冒所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仿冒行为会导致消费者混淆,误认为商品是知名品牌,从而损害竞争对手。假冒行为的危害在于侵犯商品标志的专用权,使消费者无法区分同类商品。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明白假冒与仿冒的区别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优尔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