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未遂自首怎么处理? (一)

诈骗未遂自首怎么处理?

贡献者回答诈骗未遂自首从法律上规定可以从轻处罚,根据案件的情节轻重来具体量刑。诈骗数额较大应判处缓刑或者拘役,诈骗数额巨大应判处三年左右有期徒刑,诈骗数额非常巨大应判处十年左右有期徒刑。 一、诈骗未遂自首怎么处理?

诈骗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自首可以争取判缓刑。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二、诈骗未遂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诈骗罪解释》)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同时形成立案标准。

在此规定之前,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1998年11月27日在《关于保险诈骗未遂能否按犯罪处理问题的答复》中也规定: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保险诈骗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获得保险赔偿的,是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司法实践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诈骗(未遂)罪的犯罪数额不一定非要达到数额巨大,数额较大同样构成犯罪,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首先,这种观点直接违反了《诈骗罪解释》的相关规定。

其次,数额较大只是诈骗犯罪的一般情节,不属于“情节严重”,再次,对于没有达到数额巨大的诈骗未遂行为进行处罚不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

根据《诈骗解释》第六条的规定,诈骗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别达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达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诈骗罪既遂处罚。根据该条规定,对于同一诈骗行为,同时存在既遂和未遂的,不能并罚,只能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

之所以如此规定,是考虑到无论是诈骗既遂还是诈骗未遂,都属于诈骗罪,不是两个罪,不适用“数罪并罚”的原则。以高某利用发短信诈骗的案件为例,高某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送诈骗短信10000条,其中有100条短信诈骗成功,诈骗金额为10万元,另9900条短信属于诈骗未遂。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高某诈骗既遂犯罪确定刑期为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10万元;对于高某诈骗未遂犯罪确定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根据上述规定,因为对于高某诈骗既遂的量刑较重,则应判决高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10万元。

诈骗未遂并自首肯定需要减轻处罚或者从轻处罚,应该按照诈骗未遂的具体数额来进行从轻处罚。一般普通案件诈骗未遂并且自首只会判处缓刑,对于案件社会影响极小,犯罪情节不严重并且造成后果轻微了可以免除处罚。

诈骗自首怎么处理 (二)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按照法律规定,诈骗犯罪的嫌疑人、被告人能够主动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的,还可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三万元至十万元、五十万元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被骗去做诈骗案会坐牢吗 (三)

贡献者回答如果一个人被欺骗参与到诈骗活动中,是否会被判刑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他们的知情程度、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在发现自己被欺骗后采取的行动等。那么,被骗去做诈骗案会坐牢吗?

1、知情程度:如果一个人完全不知情地参与了诈骗活动,例如他们被误导认为他们正在进行合法的工作或者交易,那么他们可能不会被认定为犯罪。然而,如果他们在某个点上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可能是非法的,但仍然继续参与,那么他们可能会被认定为犯罪。

2、参与程度:一个人在诈骗活动中的角色也会影响他们是否会被判刑。如果他们只是被欺骗执行了一些辅助性的任务,那么他们可能不会被判刑。然而,如果他们在诈骗活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例如他们被欺骗成为了诈骗活动的组织者或者主导者,那么他们可能会被认定为犯罪。

3、后续行动:如果一个人在发现自己被欺骗后立即停止参与诈骗活动,并且向警方报告了这个情况,那么他们可能不会被判刑。然而,如果他们在发现自己被欺骗后仍然继续参与诈骗活动,那么他们可能会被认定为犯罪。

被骗去诈骗要判刑吗

被骗去诈骗,如果有参与诈骗行为,可能会被判刑。诈骗属于违法行为,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三万元至十万元、五十万元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被骗进诈骗团伙怎么判刑

团伙诈骗要根据诈骗的数额,还有主犯、从犯等情形进行判刑,所以要根据实际的案情而定,最高可判罚无期徒刑。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 。

法律分析:团伙诈骗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团伙定罪具体如下:我国刑法规定,团伙诈骗罪的量刑应当根据诈骗数额、主犯和共犯三个方面来确定。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决定,最高可判无期徒刑。只要是涉嫌诈骗可能都会被拘留,但是你并没有干出业绩,也就是说没有骗到人,而且你也不知情,有可能只是拘留,应该不会被判刑。

被骗到国外做诈骗会被判刑吗

1、被骗到国外做诈骗会不会被判刑应当分情况区别对待。原则上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原则上适用刑法判刑,但是如果所犯的罪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2、被骗去缅甸做诈骗的人可能会判刑。被骗去缅甸做诈骗的人可能会判刑。被骗去缅甸做诈骗的是可以回来的,可以报警由公安机关处理,存在违法事实的也需要追究法律责任。是否会判刑需要看案件情节以及诈骗数额等。

3、 境外诈骗罪的判刑也要根据具体诈骗的金额来定,境外诈骗的金额越大犯罪嫌疑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就会越来越大。

4、法律主观:被骗到缅甸做诈骗回国自首会被判刑。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被骗去缅甸做诈骗的人会判刑吗?对以后有什么影响

法律主观:被骗到缅甸做诈骗回国自首会被判刑。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被骗到缅甸做诈骗,在已经有诈骗事实的情况下,回国自首依然是会被判刑的,但可以因为自首的原因而从轻判处。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被骗去缅甸做诈骗的是可以回来的,可以报警由公安机关处理,存在违法事实的也需要追究法律责任。是否会判刑需要看案件情节以及诈骗数额等。诈骗罪的认定如下: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

被骗去缅甸做诈骗的人可能会被判刑。如果他们以代人购买紧缺商品的名义,取走货款,没买到东西,又擅自挪用货款,拖欠不还款的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诈骗罪。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诈骗1300万自首一般判多少年 (四)

贡献者回答诈骗1300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根据规定,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第六十八条 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罪100万自首如何量刑 (五)

贡献者回答诈骗罪100万若自首,法律将如何量刑?自首是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法律通常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犯罪较轻,甚至可以免除处罚。

若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能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同样被视为自首。在没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下,只要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也应从轻处罚。若因此避免了特别严重的后果,甚至可以减轻处罚。

对于自首情节的考量,需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多方面因素,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对于较轻的犯罪,甚至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或依法免除处罚。但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等情形,不足以从宽处罚。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优尔律网希望诈骗未遂自首怎么处理?,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