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婚姻法全文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全文介绍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标志着中国婚姻制度的重大变革,废除了封建主义的婚姻制度,确立了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以下是对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全文的详细介绍。
一、法律背景及意义
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该法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婚姻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妇女的解放,提高了婚姻自由和平等的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法律原则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这一原则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婚姻制度从封建向现代的转变,为后续的法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三、结婚规定
在结婚方面,该法规定男女双方必须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结婚年龄方面,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此外,还明确禁止了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以及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者结婚。结婚时,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所在地人民政府进行登记,取得结婚证后,夫妻关系即确立。
四、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
夫妻为共同生活的伴侣,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夫妻双方有互爱互敬、互相帮助、互相扶养、和睦团结、劳动生产、抚育子女,为家庭幸福和新社会建设而共同奋斗的义务。同时,夫妻双方均有选择职业、参加工作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自由,对家庭财产有平等的所有权与处理权。夫妻还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以及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
五、父母子女间的关系
父母对于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于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双方均不得虐待或遗弃。溺婴或其他类似的犯罪行为,严加禁止。父母子女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非婚生子女享受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或歧视。离婚后,父母与子女间的血亲关系不因离婚而消灭,父母对于所生的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责任。
六、离婚规定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经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应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女方怀孕期间,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离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历程 (一)
最佳答案195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婚姻法,自1950年5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部法律标志着中国在婚姻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和进步。[1] 随后,1980年9月10日,中国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对婚姻法的修正案,制定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部新法于1981年1月1日生效,进一步完善了婚姻法的相关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进行了又一次修订,这次修订对于婚姻制度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和完善。修订后的婚姻法自当天起开始实施,为中国的婚姻家庭关系提供了更为明确和现代的法律依据。 扩展资料
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全文共分为8章,包括原则、结婚、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子女间的关系、离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离婚后的财产和生活及附则,共27条。内容以调整婚姻关系为主,同时涉及家庭关系方面的各种重要问题。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原婚姻法自新法施行之日起废止。2011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婚姻法最新的司法解释
婚姻法是从哪年开始 (二)
最佳答案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全文共分为8章,包括原则、结婚、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子女间的关系、离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离婚后的财产和生活及附则,共27条。内容以调整婚姻关系为主,同时涉及家庭关系方面的各种重要问题。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原婚姻法自新法施行之日起废止。2011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婚姻法最新的司法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于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全文共分为6章,包括总则、结婚、家庭关系、离婚、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附则,共51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建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新型婚姻家庭制度,确立了男女平等、夫妻互爱、团结和睦的婚姻家庭观,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先后对婚姻法进行了修订和修正,增加了夫妻约定财产制、无效婚姻等内容,完善了对家庭暴力受害者、被遗弃家庭成员的救助制度,在建立和维护平等、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即将出台的民法典,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维护公民婚姻权利。
在相关法律制度的推动下,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不断提升,公民的婚姻行为更加规范有序、符合法治精神。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条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新中国成立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什么法 (三)
最佳答案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条法律是《婚姻法》,虽然当时也有其他法律在讨论和制定,但是《婚姻法》当时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公布实施的法律。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了命令,于1950年5月1日起公布实施。它先于土地改革法和工会法颁布实施,因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法律。《婚姻法》分为:原则、结婚、夫妻间的权利与义务、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离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教育、离婚后的财产与生活、附则,共八章27条。它以调整婚姻关系为主,同时也涉及调整家庭关系的内容。
《婚姻法》是一部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婚姻法。这部法律规定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婚姻法》也从根本上确立了新中国处理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特征,从根本上打破了旧的封建主义的婚姻制度。《婚姻法》更是对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包办买卖婚姻和干涉婚姻自由的旧制度的彻底否定,从而保护了男女双方的合法权益。此外,《婚姻法》还对结婚对夫妻关系和父母子女关系作出了规定,体现了它的新民主主义性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一条本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二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
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最新婚姻法 (四)
最佳答案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为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的。2011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婚姻法最新的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共五章五十一条。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结婚;第三章 家庭关系;第四章 离婚;第五章 附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共十九条。
详细内容件法律文本。
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婚
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全文共分为8章,包括原则、结婚、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父母
婚姻法最早哪年开始的 (五)
最佳答案1950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同年5月1日开始实施,是新中国成立后出台的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婚姻法》的实施,对保护妇女权益,提高妇女地位,提高婚姻质量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新中国诞生后,百废待兴,党和政府面临着艰巨任务。为了将广大妇女从封建婚姻制度下解放出来,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出台的第一部基本法。这部法律于1950年5月1日正式公布实施,共8章27条,内容涵盖了婚姻家庭的各个方面,废除了包办强迫、重婚纳妾、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封建婚姻制度,建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的婚姻制度,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上文关于婚姻法全文的相关信息,优尔律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优尔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