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用法律知识50条 (一)

最佳答案1. 遇事先报警,遇官司前先请个律师吧,不要过分相信自己有什么关系等等。
2. 14岁以下可以不在刑法上负任何责任,14到16岁犯8种罪(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依旧要负刑事责任
3. 18岁就可以判死刑了。
4. 对于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和其他恶性事件,法律说了,正当防卫,打死也没事儿
5. 走在大街上,你看见有人瞅你的眼神不对,你一拳将其打翻在地,那不算正当防卫。
6. 拉电网防贼不算正当防卫,出了问题算故意杀人。
7. 男人强奸男人算伤害,但别以为不算强奸罪就没事儿了。女人强奸男人不算犯罪,但女人帮助男人强奸女人算强奸罪的帮助犯。
8. 女人以为男人会给自己好处然后发生了关系,结果男人没有给她好处,女人没法控告男人强奸。
9. 女人被强奸之后喜欢上了男人,男人依旧是强奸罪。
10. 如是不满14岁,即使女方承诺,依旧按强奸算。过了14,再嫩的女孩都是法律上的妇女了。
11. 安乐死是非法的,如果有人说“你把我杀了吧”然后你就把人家杀了,你是要负责任的,如果有人说“你把我手砍了吧”结果你把人家手砍了,你还是要负责任的,如果有人说“你扇我一巴掌”然后你扇了人家一巴掌,嗯,这个没关系,不过要是打得人家桃花满天开就另当别论。
12. 如果有人说“这是我的劳斯莱斯,你去把它砸了吧”然后你去砸了人家的车,这个没有关系,当然,前提是劳斯莱斯确实是人家的,这说明,相比于人身健康,法律对于财产的保护就赋予了人们更多的自由。你对小孩子说“把压岁钱给蜀黍吧,蜀黍给你存在银行攒起来”然后你拿去消费了,这是盗窃罪
13. 老婆在家威胁你要跳楼千万不要当没事,她跳下去你要负责的。
你的自行车被小偷偷了,第二天你发现了这辆自行车被小偷骑着,你可以偷回来,法律支持你。如果是第三人骑着,问题有点复杂,如果那人花了大价钱,从小偷手里买了过来,而且不知道是偷的,那你只能找小偷去了,如果他明知道这是个赃车,你可以主张他和小偷之间的交易无效。
14. 如果你因为一时冲动犯了罪,一定要尽一切可能挽回,自首也好,抢救被害者也好,只要不像药家鑫那样子闹得那么大,这些行为都会减刑的。
15. 父母包庇孩子犯罪不会被追究包庇罪。这里是包庇,不是教唆。
16. 要在一切你觉得可能出问题的时候保留证据,太重要了。
17. 签合同时一定要阅读并理解合同,包括其中的小字注解等一切信息,对合同中不确定或者持不同意见的条款应提出商榷,如不能达成一致可以拒绝签字。合同一旦签字,就具有法律效力,后来有了麻烦, “签字的时候没看合同”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作为抗辩的理由。
18. 法律没有禁止的就是允许的行为。
19. 在证明一个人有罪之前,这个人就是无辜的。
20. 说某个人有罪是刑法上的说法,说某个人对某件事情承担法律责任则往往指民事责任。
21. 宪法是用来约束政府的,即约束政府不能践踏个人的基本权利,没有公民要遵守宪法一说。
22. 不是所有经签字盖章的文件、文件中的所有条款都具有法律效力;
23. 在办理比较重大的法律事务时,注意留存书面证据,有备而无患。
24. 要是你受到了身体上的伤害,一年过后才通过法院向伤害你的人提起赔偿,法院是不会支持你的。
25. 乘坐出租车,司机过失驾驶造成你受伤,你可以选择要求出租车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因为你和出租车公司之间是运输合同关系。
26. 你在转赠财产给受赠人之前,你可以随时反悔。但是,公证或因救灾、扶贫等道德义务的捐赠不得反悔。某地地震,某公司承诺捐款xx元,后来没捐,可以要求其履行合同义务。
27. 给别人借款只有借条不足为凭,必须提供对方收到款的凭证才行。
28. 你与房东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合同到期前房东卖掉房屋要求你搬出,可以起诉要求补偿。
29. 你在路上看见挂着“中国电信XX营业厅”,进去办业务,里面的人员也称“我们是电信的”。结果发生一系列的问题,打电话给电信客服,宣称不是电信自营营业厅而是授权营业厅,电信不承担责任的话,可以起诉中国电信。
30. 合同里写了交定金多少多少,但是你可以不交,因定金合同为实践合同,不交钱即不生效。
31. 还在担心借车给朋友以后发生车祸,自己担不担责的可以放心。如果你不是明知对方无证、醉酒等有过错的情况下出借机动车,那么责任由驾驶者承担。
32. 出于好意,让朋友或同事搭你的顺风车,一旦在路上出了什么小事故涉及到人身安全,你朋友同事可以告你让你赔偿的!
33. 要是你没证据证明有人因为挑逗激怒你的宠物咬伤了他,那你就乖乖承担医药费吧。
34. 一栋楼上某户人家中丢了某个物件砸伤了人,除1楼外的高层都可能被判承担责任。除非,你能证明你当时家中空无一人。
35. 法律上不存在骗婚的说法,假设路人甲声称自己身价巨万,某女结婚后发现路人甲其实一文不名,以其欺骗为由要求离婚或申请撤销婚姻或婚姻无效,均不被支持。
36. 进行离婚登记即为真离婚,如以假离婚时未公平分割财产为由起诉,很难得到法院支持。最常见的就是,为了买房夫妻双方进行所谓假离婚,不动产转移至一人名下,后来这方假戏真做抛弃另一方。
37. 在我国,10岁以下的自然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你家的小孩用ipad购买很多钱的app,或者拨通电话开通某项业务,如果家长有充分证据,苹果和电信公司应当退还购买费用。因为10岁以下的儿童没有民事行为能力,其合同行为归于无效。
38. 曝光小偷身份,是否侵犯其名誉权不,因为小偷盗取他人财物,是被法律和道德所不允许的行为,小偷的社会评价降低是正当的——社会不可能允许出现“德高望重”的小偷。
39. 公布小偷身份是否侵犯其隐私不,虽然对于小偷来说,他肯定不希望别人知道他的身份,但对公众来说知晓其身份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的一部分。
40. 在酒桌上,别人不胜酒力你仍然力劝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你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41. A和B共谋抢劫,中途A肚子痛离开,B单独抢C成功。此时,A虽然没有实施抢的行为,但是会和B一样承担抢劫罪的责任。所以,交朋友一定要靠谱。
42. 每次看电视,看到某某犯罪嫌疑人被判,没收全部财产的时候,你觉得你懂它的意思吗这里的没收,是指没收的合法财产,而犯罪所得的财产在判刑之前,已经全部予以收缴。如罪犯A经营房地产合法所得1000万元,非法经营所得150万元。这里150万在判刑之前就会收缴,1000万合法所得,在执行刑罚时罚没。
43. 很多人不理解死缓是什么,说A被判死缓。实际上,死缓不是刑罚,而是死刑的执行方式。对死缓正确的理解是:A被判死刑,但是缓期执行。
44. 很多作死的人在公交车上袭击正在开车的公交车司机,这是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而且,该罪是行为犯。即你袭击司机即构成,不需要任何损害结果。出现损害结果,定刑直接升格至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45. 小偷入室盗窃被发现,女主人尖叫,小偷就用刀在女的手上划了两刀,被抓。入室盗窃除非数额巨大,不过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因为这两刀,变成了入户抢劫,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你说你都走上这条路了,花点时间翻翻刑法又不会死,但是不翻一翻你真的会死。
46. 这两年很多人放水,有些人甚至从银行借钱出来放给其他人。如果你获利巨大,可能被以此罪查水表。
47. 有人问,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
你如果懂点刑法,必须先救你妈。在法律上,你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当父母处于危险境地时,你具有法定的救助义务。如果可以救助而不救助造成死亡结果的,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而女朋友,仅仅是道德义务,不救不违法。当然如果领了结婚证,就另当别论了。两个都要救。所以各位妹子,你们领了证再来问这个问题才有意义。同理,当自己的小孩与其他小孩同时落水,应当先救自己的小孩。
48. 熊孩子父母在场,也明知财物价值巨大,但在熊孩子犯熊时父母不制止而造成财物损失巨大的,熊孩子的父母构成不作为的犯罪(包括其他类型的犯罪)。
49. 如果女的被骗着睡了就不要瞎嚷嚷被强奸了。
50. 如果警察着便衣且未表明身份,且你不知道其身份,打了警察,不构成犯罪。
你一定要知道的10条法律知识 (二)
最佳答案生活中的10条法律小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生活中的10条法律小知识
1、小孩横穿马路致人损害,谁赔《民法典》1188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2、什么是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是继承的一种基本方式,指被继承人生前未立遗嘱处分其遗产或遗嘱无效时,全体继承人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等继承其遗产的继承方式。
3、抚恤金和生活补助费可以作为遗产继承吗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个人合法财产。遗产的范围,是指被继承人死亡之时可供继承人继承的遗产,并非被继承人的任何财产都可由继承人继承。
死亡抚恤金是社保部门给予死者张某直系亲属的财产,不是遗产,属于死者的近亲属共有,但可以参照遗产分割原则进行处理。生活补助费是在死者死亡后,由国家发给死者亲属的费用,用以优抚救济死者家属中依靠死者生活的未成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不属于死者的遗产,一般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4、如何从法律上判断民间借贷约定利率是否合法民间借贷属于高风险事件,法律规定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以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为限。2020年8月20日,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LPR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高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5、改嫁媳妇赡养公婆是否可继承房产《民法典》第1129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6、帮骗子隐藏财物有罪吗《刑法》第312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由此可见,应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论处。
7、调戏女青年只是寻开心的小事吗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有期徒刑。
8、兄弟姐妹有无相互抚养的责任我国民法典明文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抚养的义务。由兄、姐扶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之劳动能力又缺之生活来源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兄弟姐妹,同出一源,从小生活在一个家庭里,关系十分密切,当面对父母双亡,或者父母无力负担未成年的弟妹的时候,不能不念骨肉之情而置之不顾。
9、“罚者不打,打者不罚”的论调有法律根据吗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是法律责任的两种承担方式,一般民事责任以恢复原状,赔偿损失为原则;而刑事上对犯罪分子的就不仅是恢复原状和赔偿损失的问题,同时还应该给予最严厉的惩罚。“罚者不打,打者不罚”是犯罪分子毫无根据的狡辩。
10、和现役军人结婚须更自律我国法律对军婚给予特殊保护,刑法第259条第1款规定,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军人职业和使命的特殊性,决定其婚姻家庭关系不同干普通家庭。
现役军人为了保家卫国,远离家庭,艰苦奋斗。对军人婚姻家庭的破坏,严重伤害军人及其亲属的感情,影响军人安心服役,进而影响部队稳定和战斗力。
必备的法律常识:掌握基本法律知识。 (三)
最佳答案必备的法律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以帮助您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合同法:
定义与重要性:合同法是民事法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规范合同的缔结和履行过程。核心内容:合同法规定了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包括合同效力、履行义务等。实际应用:在签订任何合同前,应仔细阅读合同内容,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劳动法:
定义与重要性:劳动法是规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核心内容:劳动法明确了劳动者的权利与保护,以及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实际应用:了解劳动法有助于维护自身在工作中的合法权益,避免受到不公平对待。
刑法:
定义与重要性:刑法是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判断和处罚的法律。核心内容:刑法规定了各种罪名、处罚措施以及刑事手续和证据等方面的基本规定。实际应用:了解刑法有助于增强法律意识,避免触犯法律,同时也有助于在遭遇犯罪行为时维护自身安全。
民法:
定义与重要性:民法是民事关系的最高法律,规定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原则、权利和义务。核心内容:民法涉及合同、财产权、婚姻家庭等多个方面,是维护个人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实际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民法有助于处理各种民事纠纷,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知识产权法:
定义与重要性:知识产权法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核心内容:知识产权法规定了知识产权的种类、范围、保护期限等方面的规定。实际应用:了解知识产权法有助于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不仅有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能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遵纪守法,避免违法违纪的行为。
法盲,普通人需要学习哪些法律基础知识 (四)
最佳答案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普通人,应当先学习《宪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刑法》、《治安处罚法》、《道路交通管理法》等法律中的基础知识。《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所有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因此首先需要学习。其中,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尤为重要,必须重点掌握。
《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以及《刑法》、《治安处罚法》、《道路交通管理法》等法律,则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法律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应当认真学习。这些法律不仅规定了我们的权利,也明确了我们的义务,对于维护个人权益和规范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很多人都是劳动者,因此《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管理方面的法律也是需要学习的。这些法律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定了劳动关系中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对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这些法律,我们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学习这些法律基础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法律中的权利和义务,也能够在遇到问题时,更好地运用法律保护自己。通过学习,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增强法律意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学习这些法律基础知识,还需要注重实践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注重观察和思考,遇到问题时,要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这些法律知识,更好地保护自己。
总之,学习这些法律基础知识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遵守法律规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重视法律学习,提高自身法律素养,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常用法律知识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优尔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