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

职务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

### 职务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深入剖析

一、职务贪污罪概述

定义与法律条款

职务贪污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的规定,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涵盖了主管、管理、经营、经手公共财物的权力及方便条件。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若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国有财物,同样以贪污罪论处。

典型案例

例如,李某担任某市某镇政府医保所工作人员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收取并侵吞了村民基本医疗保险费27万余元用于个人开支,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此案彰显了职务贪污罪的严重性及法律对其的严厉制裁。

二、职务侵占罪概述

定义与犯罪构成

职务侵占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有,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指的是利用主管、管理、经手单位财物的权力。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广泛,包括正式职工、合同工和临时工等,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物。

典型案例解析

以贺某松职务侵占案为例,作为临时搬运工,贺某松利用职务便利窃取铁路托运物资,被判定构成职务侵占罪。此案例说明,即便是临时工,只要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物,同样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职务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主体差异

职务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则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

犯罪对象与行为方式

职务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共财物,行为方式多样,如侵吞、窃取、骗取等。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则是单位财物,主要利用的是职务上的便利条件进行非法占有。

法律责任

由于职务贪污罪涉及公共财物的非法占有,通常涉及更高的犯罪数额和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其法律责任较重。相比之下,职务侵占罪虽同样涉及非法占有财物,但因其犯罪对象和主体特性的不同,法律责任相对较轻。

四、总结

综上所述,职务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虽在行为结果上都涉及对财物的非法占有,但在主体范围、犯罪对象、行为方式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处理相关案件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准确区分和定性,以确保法律的公正实施和有效维护社会秩序。

虽然生活经常设置难关给我们,但是让人生不都是这样嘛?一级级的打怪升级,你现在所面临的就是你要打的怪兽,等你打赢,你就升级了。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如需了解更多职务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的信息,欢迎点击优尔律网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