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虚假宣传?消费者可以得到什么赔偿
- 2、网络虚假宣传行为有哪些
- 3、商家虚假宣传平台承担什么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虚假宣传?消费者可以得到什么赔偿 (一)

最佳答案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虚假宣传的侵害时,可以得到以下赔偿:
基础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如果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赔偿金额是所购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若该金额不足五百元,则按五百元计算。
惩罚性赔偿:若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健康或生命严重损害,除了基础赔偿外,受害人还可以要求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网络交易平台赔偿:根据该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如果网络消费者在平台上因虚假宣传遭受损害,可以向销售者或服务者索赔,或者向网络交易平台提出赔偿要求。如果交易平台不能提供销售者或服务者的真实信息,消费者有权向它索赔。同时,如果交易平台明知或应知销售者或服务者存在侵权行为而不采取行动,他们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赔偿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遭受虚假宣传侵害时能够得到应有的赔偿。消费者在面对虚假宣传时,应积极利用法律途径和网络交易平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网络虚假宣传行为有哪些 (二)
最佳答案网络虚假宣传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商品或服务不存在:
定义:在网络宣传中,声称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实际上并不存在。示例:宣传一款市场上根本未发售的手机或服务。
信息与实际不符:
定义:关于商品或服务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且这种出入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示例:夸大产品的功效,如声称某种化妆品能立即去除所有皱纹。
使用虚假证明材料:
定义:在网络宣传中,使用虚构、伪造或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为证明材料。示例:引用不存在的科研机构的研究结果来支持产品效果。
虚构使用效果:
定义:虚构消费者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后的效果,以误导其他消费者。示例:展示虚假的用户评价或案例,声称产品带来了显著的效果。
其他虚假或误导性内容:
定义:除上述情形外,以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示例:通过模糊的语言或图像,误导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理解。
法律依据: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1款的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商家虚假宣传平台承担什么 (三)
最佳答案当商家在电商平台进行虚假宣传时,电商平台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如下:
1、根据相关规定,如果电商平台知道或应当知道商家发布的是虚假广告,但仍然允许其发布,电商平台可能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2、如果虚假广告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广告主、电商平台都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消费者损失和罚款等。
3、如果虚假广告涉及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服务,电商平台还可能面临吊销营业执照等更严重的行政或刑事责任。
商家宣传应该遵循真实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具体如下:
1、真实性原则:宣传的信息必须是真实、准确,不夸大其词,不误导客户,宣传资料应清晰明了,能够真实反映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优势。
2、公平性原则:保证营销宣传活动的公平性,对所有客户一视同仁,不歧视任何客户群体,同时要遵循市场规则,不进行不正当竞争。
综上所述,网络交易平台在商家进行虚假宣传时,如果未能履行监管职责,可能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包括赔偿消费者的损失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八条
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通过上文关于网络平台虚假宣传的相关信息,优尔律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优尔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