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家庭背景介绍 (一)

优质回答朱令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吴承之,母亲朱明新。
朱令(1973年11月24日—2023年12月22日),北京人,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朱令于1994年出现全身瘫痪、脑神经受损等铊中毒症状,并造成终身伤害。
1973年11月,朱令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吴承之,母亲朱明新。她还有一姐姐叫吴今。1989年4月,在北大生物系读书的吴今,在一次野外春游中失踪,三天后在一个悬崖下面她的尸体被找到。姐姐的意外死亡,给朱令全家带来沉重的打击。
朱令多才多艺,自小便学习钢琴、古琴,1992年朱令考上清华大学化学系,并成为校民乐队的主力队员。此外,她还是游泳高手,曾经在清华的校运动会上多次得到名次。1994年荣获全国高校艺术表演独奏组二等奖。另外,她也是北京市游泳二级运动员。
朱令患病经历
1994年12月,朱令开始莫名掉头发,并且全身剧痛不止,1995年1月23日,朱令的头发彻底掉光了,在同仁医院住院观察一个月,不但疼痛越来越重,而且医院没有查出任何问题。1995年3月9日,朱令第二次出现怪病发作,昏迷长达5个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舜伟高度怀疑为“铊中毒”,但是没有进一步化验。病情迅速恶化,朱令不得不入住ICU(重点护理组)病房。
在死神一步一步逼近,所有人却束手无策的时候,朱令的中学同学、北京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贝志城提议利用当时国内罕有的互联网向全世界求救。朱令的求救信在互联网上发布后,一周内便收到世界各地的医生回函几千封,其中30%都认为朱令铊中毒。
清华、北大的学生把信件翻译成中文后送交到朱令家人和医院,在互联网的意义尚未显现出来的九十年代初,这起经典互联网案例寻求到的结果却并不受重视,最后抱着尝试的态度,终于由北京职业病防治所陈震阳教授确诊为铊中毒(致死量),随后利用普通工业颜料普鲁士蓝解毒成功。
清华朱令中铊毒致100%伤残,铊究竟是什么? (二)
优质回答11年前,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案件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她的病症通过互联网求助而得到确诊,这在当时互联网并不普及的情况下,向中国人展示了网络力量的强大和神奇。
这11年的经历在她脑海中是个空白。100%伤残、全身瘫痪、双目近乎失明、大脑迟钝、100公斤的体重和基本语言能力丧失是她的真实状况。
朱令究竟得了什么怪病?4月10日,北京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贝志城利用实验室网络,与另一名同学一起,把朱令病症翻译成英文,发到互联网,紧急求救。
一周之内,世界各地的医生、专家的回邮多达1500封。贝志城等人还专门设计了一个读信软件,利用关键字对这些信件进行归类。统计结果是,30%的回复认为病人是“铊”中毒。他发动北大学生翻译邮件,4月18日,他拿着诊断意见一大早赶到协和医院,希望大夫能够接纳。在ICU病区门口空等了一天,除了几个年轻大夫,没有人愿意看。
朱令家属多次得到院方通知,“铊”中毒的可能已经排除。
刚刚萌芽的中国互联网几乎成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救人传奇,假如不是因为医学“权威”的傲慢。
4月28日,朱令父母设法收集了朱令的皮肤、指甲、和从1994年12月朱令第一次发病时穿的尼龙运动衫上收集到的第一次发病时脱落的长发,以及血、尿、脑脊髓等供化验样品,一起送往北京职业病防治所陈震阳的实验室。陈震阳确定朱令是铊中毒,并且体内的铊超过致死量。陈震阳认为,如此大的剂量,不是自杀,就是他杀,而且凶手肯定是两次投毒。
当晚,朱令父母立即向清华大学保卫部报案。次日晨,朱令父母要求清华大学立即保护现场,查封朱令在学校的物品,进一步化验。
5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14处和清华大学派出所受命立案。在此期间,朱令宿舍神秘失窃,却无钱财损失。朱令喝水的杯子,滚落在某位女同学的床下。取证现场自此被破坏了。
在1995年5月,1997年5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先后发生了两起学生铊盐中毒案件。除涉嫌人为作案外,铊盐未按剧毒品管理是其重要原因。
铊到底是什么东西?
铊,原子序数81,原子量204.3833,化学符号来源于其光谱谱线的嫩绿色,原意是“嫩枝”。1861年英国化学、物理学家克鲁克斯在研究硫酸厂废渣的光谱中发现这一元素,并命名;次年克鲁克斯和拉米几乎同时分别用电解法制得铊。铊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十万分之三,以低浓度分布在长石、云母和铁、铜的硫化物矿中,独立的铊矿很少。
铊为白色、重而柔软的金属,熔点303.5°C,沸点1457°C,密度11.85克/厘米³。
室温下,铊能与空气中的氧作用,能与卤组元素反应;高温时能与硫、硒、碲、磷反应;铊不溶于间,与盐酸的作用缓慢,但迅速溶于硝酸、稀硫酸中,生成可溶性盐;铊的卤化物在光敏性上与卤化银相似,既能见光分解。
铊的低熔点和金可用于电子管玻壳的粘接;铊激活的碘化钠晶体用于光电倍增管;铊的化合物还可做有机合成的催化剂;铊和铊的化合物对生物和人体有毒。
铊中毒
【中毒原因】铊的毒性高于铅和汞。铊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另外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当人体食用了这种非食用盐(常有不法分子将此种盐贩卖)后,而引起中毒。
【中毒表现】下肢麻木或疼痛、腰痛、脱发、头痛、精神不安、肌肉痛、手足颤动、走路不稳等。
【预防措施】生产鞭炮的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往往带有红色,注意不买,不食带有红色的盐。
扑朔迷离的清华女学生中毒案,整个过程是怎样的? (三)
优质回答清华、北大向来是无数学子向往的殿堂,对于学生而言,假如能够考取清华大学,等待她的将是前程似锦。
多年前,于清华大学内,曾发生一起铊中毒事件。多年过去,一直未有定论。今天就请大家跟随笔者,一起抽丝剥茧,探寻事件背后真相。
朱令,1973年出生于北京,父母均是知识分子,家境殷实。年幼时,朱令便凸显天分,十分聪明好学,成绩名列前茅。
除了成绩优异外,朱令集才多方才艺于一身。不仅精通钢琴,而且又擅长弹奏古琴。由此可见,朱令着实优秀。
朱令曾有一姐姐,名叫吴今,曾是北大高材生,却于1989年4月春游时,不幸坠崖身亡。
此后,家中仅剩朱令一人。父母便将所有宠爱,集于朱令一人身上。被父母寄予厚望的朱令,并未令父母失望。
1992年,朱令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殊不知,厄运正在前方等待朱令,给予这个家庭重大打击。
1994年11月24日,朱令的肚子突然剧痛,短短几天内,头发均掉光了。之后,朱令便入院治疗。
经过医生治疗后,朱令的病症暂时得到缓解,但未能确诊病因。次年,朱令再次返回学校,但病情再次复发。
1995年3月9日,医院教授怀疑朱令症状为铊中毒。但是朱令却否认铊接触史,由于医院并无铊检测仪器,所以一直未能检测。
随着时间推移,朱令病情逐渐恶化,严重威胁生命安全。众位同学听闻朱令病情,随后便自发将朱令病症,翻译成外文,发往世界各地。
之后的3000封回信中,大约三分之一认为朱令为铊中毒。之后,相关专家再次对朱令进行检测。
从而确定朱令为铊中毒,由于朱令体内铊含量,远远高于致死量。因此,专家怀疑有人蓄意投毒。
之后,朱令父母前往清华大学报案,公安机关因此立案调查。然而,颇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五一放假期间,朱令的宿舍发生盗窃案,让人大感疑惑的是,丢失的仅是朱令个人用品,同宿舍的舍友并未丢失任何物品。
警方经过一番调查后发现,北京能够接触到铊的人,不会超过200人。因此,大胆推测,朱令是被他人投毒。
经过一番排查后,警方将怀疑目标锁定于孙维身上。孙维曾是朱令同班、同舍同学。与此同时,孙维的父亲和朱令的父亲,均在同一单位工作。
据知情人透露,朱令宿舍共计四人。平日里,朱令十分好学,经常早出晚归。因此,招致其他三名舍友妒忌,合谋投毒。
经孙维提议,由孙维负责拿铊,由其他两人投毒。起先,三人仅是小剂量投毒,仅是造成朱令身体不适。
之后,孙维几人再次对朱令进行投毒。最终,导致朱令终身为病魔折磨。原本前程似锦,如今却遗憾终身。
现如今,孙维早已移民美国,随着时间推移,这件事情最终也未有官方定论。听完本文后,你们觉得知情人的讲述是真的吗?
朱令是怎样死亡的 (四)
优质回答1973年11月,朱令(随母姓)出生,家里有一姐姐吴今(随父姓)。
1987年9月,朱令的姐姐吴今进入北大生物系学习。
1989年4月,吴今与同学周末去野山坡春游失踪,三天后在一个悬崖下面找到了尸体。
1994年12月5日,朱令首次因不明原因发病,腹、腰四肢关节痛。在北京同仁医院治疗近一个月。病因无法确诊,头发全部掉光后病情好转出院。
1994年12月5日是星期一。
1994年12月11日,清华民乐队在北京文艺厅专场演出纪念一二九。朱令参加大多数节目,并且古琴独奏“广陵散”。
1995年2月,开学一周后,朱令再次因不明原因发病,双脚疼痛难忍、双手麻木,再次脱发。
1995年3月9日,朱令前往北京市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专家门诊就医,神内主任李舜伟教授接诊后,经初诊“高度怀疑铊中毒”,并请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与卫生职业病研究所的张寿林大夫会诊,张提出可能是“铊中毒”或“砷中毒”,但因该所当时不能做检测,张建议到朝阳医院做检测,但没去。朱令就在协和医院急诊室一边观察一边等待住院床位。
1995年3月15日,朱令住院。协和医院曾怀疑她犯中毒性疾病的可能。朱令否认自己有过重金属接触史。而且临床病程表现不像,所以一再排除。协和医院有过多种诊断考虑,主要考虑为‘急性波散性脑脊髓神经根神经炎’。
1995年3月20日,朱令病历显示丙肝抗体正常。
1995年3月22日,朱令吃东西开始呛,医院对她做为了抢救和维持生命必须的气管切开术,手术中她产生昏迷。
1995年3月24日,协和医院对朱令开始的血浆置换疗法尽管对在确诊不得的情况下维持她的生命起了相当的作用,前后8次,每次均在1000CC的换血量却使她感染了丙肝。
1995年3月25日,朱令出现吸氧不稳定的情况。
1995年3月26日,朱令被收入ICU,靠呼吸机生存。
1995年3月28日,朱令进入长达两个多月的深度昏迷。
1995年4月5日,朱令事件引起社会关注。
1995年4月8日,朱令中学同学贝至城和5名中学同学去医院看望朱令。事后希望能找到方法帮助朱令。
1995年4月10日,贝至城在互联网上发贴,描述朱令病情,希望得到专家意见以确定病因。
1995年4月下旬,贝至城和同学希望朱令班级一起帮忙翻译收到的电子邮件。双方产生误会。朱令方团支书组织班级里同学将邮件翻译好后没有交回给贝方,而是经由系里老师转给协和。
1995年4月18日,贝至城到协和ICU病区门口等大夫传送翻译好的电子邮件,希望能够被,从早上8点等到下午5点,除了少数愿意看但是不起作用的年轻大夫外,其他人谁也不看。
1995年4月20日,收到的回应主要指向铊中毒。
1995年4月28日,协和开始用普鲁士蓝化学剂排毒,一个月后朱令体内的铊含量基本排除,中毒的症状消失,然而严重的后遗症却将和她相伴终生。
1995年4月底,协和认为朱令是二次中毒。公安部门介入调查。
具体情况请到百度贴吧”朱令吧"查看。
求!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优尔律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北大铊中毒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