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吸过500万必须判3年吗 (一)

贡献者回答非吸过500万必须判3年。非吸过500万必须判3年。非吸过500万属于犯罪数额巨大的情形,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以不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或以变相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或依法无资格从事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依规定,单位也可以成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是明知自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会造成扰乱金融秩序的危害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经济犯罪500万判多少年 (二)
贡献者回答经济犯罪500万判处十年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者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般来说,经济犯罪超过100万是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况了,当事人的量刑应该比较严重,一般会是在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且此次判刑之后,当事人的档案也会一直留有相应的记录。
经济犯罪立案的标准有:
1、经济犯罪一般是针对滥用经济交易之间的信誉关系,违反了经济自然规律,导致危害整体经济秩序的非法获利行为。
2、经济犯罪是针对经济犯罪的主体即是国家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中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从事公务工作的公职人员实施的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经济行为。
3、经济犯罪的违反行为是具有其相对应的刑罚处罚性。
经济犯罪的构成要件:
1、发生在经济领域。即发生在国民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
2、主观上为故意,过失不构成经济犯罪,并且一般都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
3、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与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财产犯罪不同。
综上所述,经济犯罪五百万判几年,应当的严格根据所触犯的犯罪罪名来进行不同的判断,比如说挪用公款罪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通常都是会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按照拘役来进行处罚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非吸业务员500万怎么判 (三)
贡献者回答非吸业务员500万判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客体是国家的金融信贷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以或者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标准是:
1、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的,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的;
2、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30户的,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50户的;
3、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量刑为:
1、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3、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综上所述,业务员非法吸收公众存款500万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且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500多万的经济案件怎样判刑 (四)
贡献者回答大部分经济类型案件属于民事纠纷,应当由人民法院管辖。只有当案件严重到一定程度以后,才会被刑法所评价。
以下是部分犯罪情节严重,需要依据刑法处罚的刑事经济类型犯罪案件:
1、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
《刑法》第159条规定,犯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或者抽逃出资金额2%10%以下的罚金。单位犯本罪,对单位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所谓犯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所有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它严重情节的行为。
2、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
《刑法》第161条规定,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是指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本罪的犯罪对象是“虚假”或“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即在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中虚构、捏造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瞒公司的负债、损益、财物状况变动、利润分配等情况,使股东和社会公众无法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犯罪主体是公司。犯本罪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负责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20万元以下的罚金。
3、签定、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刑法》第167条规定,签定、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定、履行经济贸易合同的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签定、履行经济贸易合同的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严重不负责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对对方的资信情况不了解,有的是对对方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有无货源不作审查,盲目签定合同等等。行为人主观上对资产的重大损失是过失,就不负责任而言,行为人既有过失的情况,也有故意滥用职权的情况。构成犯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3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
4、偷逃税金罪
《刑法》第201条规定,犯偷税罪,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10%不满30%并且偷税金额在1万元不满10万元,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在10万元的,处6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1倍5倍以下的罚金。单位犯本罪,对单位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自然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
所谓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计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金,情节严重的行为。
5、利用职务侵占财物罪
《刑法》第271条规定,犯职务侵占罪,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所谓“数额巨大”,一般是指侵占10万元。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它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托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按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所谓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数额较大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这是一种违反公司法的犯罪,是从贪污罪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职务犯罪。
6、贪污罪
《刑法》第383条规定,因贪污数额的不同和犯罪情节轻重的不同,贪污罪的处罚分为四个档次:
(1)个人贪污金额在10万元的,处10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个人贪污金额在5万元不满10万元的,处5年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3)个人贪污金额在5000元不满5万元的,处1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7年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贪污金额在5000元不满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4)个人贪污金额不满5000元,情节较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所谓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窃取、骗取或者以其它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7、受贿罪
《刑法》第386条规定,依照《刑法》关于贪污罪的处罚条件、刑罚种类、幅度,对受贿罪加以处罚,具有索贿情节的,从重处罚。具体地说,犯受贿罪,根据《刑法》第386条和第383条的规定,具体的处罚条件和幅度为:
(1)个人受贿数额在10万元的,处10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个人受贿数额在5万元不满10万元的,处5年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3)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不满5万元的,处1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7年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不满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4)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的,情节较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5)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的受贿数额处罚;
(6)索贿的,根据索取贿赂的数额,从重处罚。
所谓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授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经济犯罪500万判几年。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优尔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