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焦煤集团方庄二矿 简介 (一)

方庄二矿坐落在修武县的方庄村境内,距离修武县城约17公里,与焦作市的距离为21.5公里。该矿的井田面积东西长约2.7公里,南北宽约4.2公里,总面积约为6.65平方公里。方庄二矿最初是一个地方国有煤矿,直到2004年通过资源整合,它成为了焦作煤业有限公司的一部分,现在则隶属于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焦煤公司。

该矿的设计始于1962年由何有难治金煤炭厅批准,并于1966年12月由方庄二矿设计组制定了初步设计。1969年3月,矿井开始筹建并破土动工。1973年,河南省煤炭设计院完成了详细设计,批准的设计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矿井的地质储量达到4850万吨,可采储量为3260万吨,服务年限长达51.8年。1980年12月25日,矿井正式投产,2008年时其核定生产能力调整为48万吨/年。

在长期的开采过程中,方庄二矿积累了丰富的煤炭资源,其生产能力和技术不断得到提升。矿井的建设和运营不仅体现了当时的技术水平,也见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历程。

随着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方庄二矿也在不断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矿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加强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方庄二矿作为焦煤集团的一部分,将继续秉承安全、高效、绿色发展的理念,为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河南哪里产钻石 (二)

河南省是中国钻石的重要产地之一,其中南阳、洛阳、焦作等地是主要的钻石产区。这些地区的钻石不仅产量丰富,而且品质优良,其中南阳的钻石尤为著名。

南阳钻石的主要产地是位于河南省西峡县的菊花石矿区,这个矿区位于秦岭山脉东段,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钻石矿区。这里的钻石矿床位于大岩浆岩侵入体中,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形成了钻石。南阳的钻石不仅产量高,品质也非常好,其中不乏颜色深邃、净度高、重量大的钻石。

除了南阳,洛阳也是河南钻石的重要产地。洛阳的钻石主要产于嵩县的陆屋和石界沟矿区。这两个矿区的钻石储量和品位较高,经过开采和加工,可以产出高质量的钻石。

焦作同样也是河南钻石的重要产区,其钻石主要产自修武县的黑石沟和方庄矿区。这些矿区的钻石经过开采和加工,也能产出质量较高的钻石。

总的来说,河南省钻石产量丰富,品质优良,尤其以南阳的钻石最为著名。除了南阳、洛阳和焦作,河南省其他地区也分布有钻石矿床,但规模相对较小。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河南省钻石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矿井地质简述 (三)

一、含煤地层

焦作煤田的石炭系—二叠系含煤地层包含三层可采煤层(图4-2)。石炭系本溪组的厚度在5.46至16.67米之间,通常约为10米,由泥岩、粘土岩和砂岩组成,底部含有山西式铁矿,与奥陶系灰岩以假整合接触。太原组厚度介于67.1至80.93米之间,一般为75米,由粉砂岩、砂岩、灰岩和煤层构成。该组含有6至10层灰岩,其中L8和L2层厚度较大且分布稳定。太原组地层的岩性在走向上变化显著,以一二采区为中心,石灰岩层数增多,三、四、五、六、七层灰岩均较发育且厚度大,向西灰岩层数减少,厚度变薄。在南北倾斜方向上,北部因九里山断层影响,煤系地层遭受侵蚀,奥陶系灰岩大面积出露。在煤层露头以外,奥陶系和石炭系被第四系冲积层覆盖。这是演马庄—九里山井田与其他矿区在沉积特征上的最大不同,也是导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与其他矿井不同的显著特点。

二、地质构造

该井田总体上呈现为单斜构造,煤(岩)层走向为30°,倾向南东,倾角在10°至18°之间(图4-3)。虽然褶皱构造在井田内表现微弱,但普遍存在。根据轴向可分为两组:一组是沿煤层走向的波状起伏,轴向在300°至330°之间,即北西向褶皱构造。较为明显的是西部的一二采区背斜和东部的向斜,以及次级的微型背向斜。特别是一二采区东翼背斜构造明显,幅度较大;另一组是在大断层两盘因牵引作用形成的背向斜,其中马坊泉断层上盘的向斜构造和方庄断层下盘的背斜构造较为明显。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以小型为主。九里山断层走向在40°至70°之间,倾向北西,倾角约70°,落差在350至550米之间。南盘强烈上升,导致奥陶系灰岩大面积出露,形成残丘,煤系地层遭受侵蚀,形成山前洪积-冲积扇。方庄—北碑村宏空断层构成矿井东部边界,为一组走向平行、倾向相反的断层构成地堑构造。走向330°,方庄断层倾向北东,落差约150米。北碑村断层倾向南东,落差在50至150米之间。该组断层构成井田东部的隔水边界。西仓上断层亏损为井田南部边界,走向55°,倾向北西,落差在50至100米之间。由于勘探程度较低,对其控制不严。马坊泉断层位于井田中部,为蔽纤一水平与二水平分界,走向在45°至70°之间,倾向北西,落差在50至160米之间,在矿井西翼分岔2至3条断层组成。在井田西部,沿断层上盘(南盘),L8与对盘L2奥灰对接,形成高水位。F1断层位于一二采区西大巷,由3至5条小断层组成,走向60°,倾向南东,落差17米。

除上述几条较大断层外,揭露的断裂构造落差均在5米以下。按走向可分为近东西、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近东西向断层揭露的最大落差为3.5米,多数在1米左右,一一采区最发育。北东向断层揭露的最大落差为2米,多数在1米以下,在一二和一一采区上部极为发育。北西向断裂构造未发现落差大于1米的断层,以裂隙为主。自矿井投产以来,揭露的落差大于5米的断层1条,落差大于1米的断层15条。这表明九里山矿地质构造相对简单。

三、煤炭储量

截至1992年,矿井表内保有工业储量13455万吨,可采储量7042.3万吨,其中一水平保有工业储量7129.3万吨,可采储量3405.9万吨(表4-2)。

矿井概况 (四)

九里山矿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东18km。北以二1煤层露头为界,南以西仓上断层为界,东以方庄断层与古汉山井田相邻,西以第十一勘探线与演马庄井田相邻。井田东西走向长5.05km,南北倾斜宽3.9km,面积约17km2(图4-1)。地形上呈现为北部为奥灰残丘,井田处在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上,北高南低,地面标高+175~+90m,坡降<3%。

图4-1 九里山矿位置示意图

九里山矿,1971年建井,1983年4月30日投产,设计年产量90万吨。开拓方式为竖井分水平开拓,一水平大巷标高-225m,分上下山布置采区,上山4个采区,下山两个采区。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回采,顶板管理为全陷法。

矿井防水设施采用分翼分采区隔离,共建有防水隔门15座,防水闸墙3座。排水设施安装D450-60和D450-60X6卧式水泵21台,6736-1600潜水泵4台。装机总排水能力250m3/min。1983年投产至1992年底共出煤445.32吨,平均涌水量吨煤含水系数92.87m3,每吨煤排水电费15.16元(表4-1)。

表4-1 排水费用统计表

1983年矿井投产时移交生产采区三个,即一一、一二和一三采区。由于西翼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突水频繁,不能正常进行回采,全矿生产主要集中在一一和一三采区。一一采区预计1997年结束,因此,应对一二采区水害进行积极治理,解除矿井采掘失调的局面。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方庄一矿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优尔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