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还能要求劳动仲裁吗

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还能要求劳动仲裁吗

### 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能否要求劳动仲裁探讨

一、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申请劳动仲裁的基本权利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法定权利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协议解除了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仍然保留有要求劳动仲裁的权利。这一权利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只要协议中没有明确放弃仲裁权利,劳动者就有权在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况下,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协议内容违法的仲裁权利保障

如果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中存在欺诈、胁迫或内容违法的情形,如经济补偿条款不符合法律规定,劳动者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纠正这些不合法的条款。劳动仲裁委员会将根据事实和证据,对协议内容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的裁决。

二、协议明确约定放弃仲裁权利的情况

明确放弃仲裁权利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协议中可能明确约定双方已经就所有劳动争议事项达成一致,并放弃后续的仲裁权利。如果这种约定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劳动者在一般情况下将不能再进行劳动仲裁。然而,这种约定必须清晰明确,且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三、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仲裁时效

仲裁时效的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引发争议的仲裁时效为一年。这一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例如,如果劳动者发现协议中关于经济补偿的约定未按承诺履行,可以在一年内提起劳动仲裁。

仲裁时效的中断与中止

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如果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又或是对方同意履行义务,仲裁时效会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一年时效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四、协议解除后仲裁的具体情形

协议可撤销的情形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如果签订解除协议时存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形之一,劳动者有权申请撤销该协议。一旦协议被撤销,劳动者可以重新寻求劳动仲裁或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者其他权利的主张

即使签署了协商解除协议,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关系方面可能丧失胜诉权,但这并不影响其对在职期间其他权利的主张。例如,如果劳动者在签署离职协议后,发现企业未支付年休假工资补偿、过往的提成、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等,仍可以通过仲裁向企业主张这些权益。

五、全文总结

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仍然保留有要求劳动仲裁的权利。这一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除非协议中明确且合法地放弃了仲裁权利。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劳动者需要注意仲裁时效的规定,并在时效期间内准备好相关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同时,劳动者也应当了解协议可撤销的情形以及自身其他权利的主张渠道,以便在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协议解除的信息了解不少了,优尔律网希望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