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主要内容 (一)

答《傅雷家书》主要内容如下:
家书集概述:《傅雷家书》是由文艺评论家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收录了1954年至1966年5月间的186封书信。
情感表达: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对儿子的爱深沉而真挚,但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体现了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书信内容:
艺术与人生:信中大量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教导儿子要知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努力成为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生活琐事与感想:除了艺术与人生的探讨,信中还包括生活琐事,以及激发青年人的感想和思考。文笔与思想训练:傅雷通过书信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希望他在文字表达和思想深度上都能有所提升。忠实的“镜子”:傅雷在信中扮演了一个忠实的“镜子”角色,通过反馈和建议儿子认清自己,不断进步。
语言风格: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语言风格纯真、质朴,如山间清泉般自然流畅,令人动容。
傅雷家书的经典语句 (二)
答傅雷家书中的经典语句包括以下几点:
关于人生苦闷的排解:
“人生之中,不如意的时候往往占大多数,此时心中的苦闷该如何排解,是任由郁闷的心情侵蚀自己的生活,还是用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这句话体现了傅雷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表达爱子情深: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这句话直接表达了傅雷对儿子的深切思念和关爱,展现了父亲深沉的爱。
对儿子的鼓励与赞赏: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colour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 傅雷对儿子的演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他继续努力,攀登艺术的高峰。“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蹬峰顶。” 这句话不仅是对儿子的赞赏,更是对他的期望和鞭策。
对儿子的嘱咐与期望:“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 傅雷用自己的经验教导儿子如何面对工作中的挑战,鼓励他坚定自己的立场和意志。“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毅力和信念的重要性,鼓励儿子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傅雷家书》的另一面:家暴者傅雷,三代人的悲剧,你怎么看? (三)
答近期,法国传来一个让全世界悲伤的消息:傅聪先生因为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了。傅聪先生不仅是在钢琴演奏界中十分有名,在中国,几乎所有人都拜读过他父亲写给他的家书——《傅雷家书》。
在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中,那殷切的教诲和对儿子演奏的期盼,是每一个中国父母对自己儿女都会有的共同情感。
读到他娓娓道来的文字,没有人会认为傅雷本人的做派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家长,却是整个家庭都厌恶的人。谁都没有想到,《傅雷家书》的另一面,这样一个父亲竟然是一个家暴者,是整个家庭的噩梦,更是三代人的悲剧。
1、 傅雷的童年阴影是在家庭的悲剧下成长
1908年,在上海的浦东鱼潭乡,傅雷出生了。傅雷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叫傅雷,而是叫傅怒安,这是傅雷家的远亲取《孟子》中"文王一怒而天下安"的典故。
后来又在别人的建议下从"大发雷霆之怒"中单取一个"雷"字,冥冥之中,傅雷就将自己的性格与名字深深地联系在一起。在他之后的生活中,几乎每一天都是在大发雷霆之怒中度过的。
傅雷家里本来的条件很好,是地主之家。然而就在傅雷四岁那一年,他的父亲傅鹏飞被当地的劣绅所害入狱,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家庭的变故使他整个童年无比黑暗。
傅雷的母亲为了救出他的父亲四处奔走相告,傅雷本来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因为无人照看而夭折了,整个大家庭只剩下了傅雷一个儿子。但是母亲的努力最终还是没有起作用,父亲在狱中受尽折磨而死。
就是在这样的家庭巨变中,给还十分年幼的傅雷心中带去的是无尽的伤痕,也对他暴戾的性格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在父亲死后,母亲就对傅雷的管教十分严格,母亲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傅雷的身上,希望他成才后能为父亲平反冤情。由于肩负着整个家族复兴的期望,母亲对他的教育到了极端的严苛来形容。
就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傅雷,家庭的境遇为他成年后的家暴行为埋下了伏笔,也将他塑造成为一个性格极其暴戾,无法控制自己脾气的人。
2、 傅雷的性格影响到自己的家庭
傅雷的婚姻生活在一开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傅雷准备奔赴法国留学时,迫于母亲的压力,傅雷与自己的表妹朱梅馥定下亲事。但是傅雷在法国留学期间,遇到他自己心仪的法国女子,并且想要和这个女子私定终身。
但是傅雷和那个女子的感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感情中受挫的傅雷,回国之后娶了母亲指定的妻子。
傅雷对自己结合的家庭从一开始就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这也影响到他之后在家庭生活,控制不住脾气的傅雷管教儿子时经常有家暴的行为。傅雷对自己的儿子傅聪管教极其严格,他管教傅聪,甚至在傅雷的朋友间都是出了名的。
据杨绛对傅雷教育傅聪的评价,说傅雷就是一头大怒的老虎,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定要对傅聪大发雷霆才能罢休。后来,傅聪从法国回来,和钱钟书夫妇一起追忆往事的时候也说道,"爸爸打得我真痛啊"。
傅雷教育傅聪时,从来就不是一个温和派。这和他童年时,母亲对他的刻板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他对儿子傅聪的打骂,可以说是复刻了他被打骂的经历。他和儿子傅聪之间相处的几件小事就可见一斑。
傅聪儿时在家练琴时,边弹边看《水浒传》。在二楼客厅的傅雷听到儿子弹琴和平常很不一样,便大吼一声,一步一台阶冲下了楼,随手抓起身边的蚊香盘,就朝傅聪脸上砸去。顿时,被砸中鼻梁骨的傅聪血流如注。
傅雷邻居家里的佣人也说,经常听到傅雷家里传出打骂小孩砸东西的声音,而且声音很大,几乎周围的人全部能听得一清二楚,他们就在私下悄悄用上海话说傅雷是"神经病"。
只要傅聪弹琴走调,傅雷就会从楼上冲下来对傅聪打骂,揪着傅聪的头对着墙上撞去。甚至有一次,他把傅聪捆绑起来在家门口示众,想这样能够让傅聪长教训,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傅雷对儿子的家暴行为是没有意识的,只是在他的观念中,教育孩子就应当如此,因为他从小也是这样接受教育成长起来的。所以傅雷和傅聪的父子关系极其恶劣,直到傅聪去法国留学后,两个人紧张的关系才有所缓和。
3、 傅雷在《傅雷家书》对自己家暴行为深刻反省
傅雷其实在傅聪离开了自己的身边后,才发觉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有问题的。而且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傅雷也拉不下面子对儿子道歉。但是从他给傅雷写的家书中,可以看出来,傅雷其实也在深刻地反思自己过去的家暴行为给儿子带去的创伤。
"亲爱的孩子,在你走后的第二天,就想写信给你,但是怕你烦……",傅雷在傅聪走后,无时无刻不挂念着这个儿子,甚至有点卑微。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对不起你,我永远弥补不了这种罪过!"傅雷对于之前虐待傅聪的种种事情涌上心头后,只有深深的内疚和良心上的不安。傅雷曾经说过,人只要做错了一件事情,良心上就得不到永远的安宁。
当虐待儿子的画面再次浮现在傅雷面前,他思来想去,也不敢和他的妻子提及,只能在家书中对傅聪进行迟来的道歉。不过还好的是,这些道歉并不晚,傅聪也原谅了傅雷在他童年对他进行极端的打骂,这让傅雷良心多少安宁了一些。
傅聪的家暴行为,不是他能控制的。而且他其实也不想这样伤害自己至深的亲人,都是因为童年悲惨经历所导致。
但是我们都应该意识到,家暴就是不对的,家暴并不是爱的表达方式,是后来多少道歉都无法弥补的伤害。我们不要家暴,只要一个平等和谐的家庭。
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的内容是什么 (四)
答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傅雷家书》,原文如下: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傅雷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优尔律网希望傅雷家书主要内容,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