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纠纷案例

推拿纠纷案例

推拿纠纷案例探析

在当今社会,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因其非侵入性和相对温和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随着推拿服务的普及,相关的消费纠纷也层出不穷。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探讨推拿纠纷的成因、经过及解决方法。

一、夸大宣传引发的纠纷

标签:虚假宣传、消费者权益

2024年7月,内江市东兴区发生了一起因推拿店夸大宣传而引起的消费纠纷。刘先生在某小儿推拿店预付7290元购买推拿服务,商家宣传称可“预防积食、提升免疫力”。然而,孩子接受三个月服务后,积食症状并未改善,反而多次住院。刘先生要求退还剩余4178元遭拒,遂投诉维权。

经东兴区消委会调查核实,门店宣传资料确实存在夸大推拿效果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最终,在消委会的协调下,商家按单次150元重新计算后退还了消费者剩余预付卡额度3475元。

此案例警示我们,推拿服务提供者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同时,消费者在选择推拿服务时,也应保持理性,审慎对待商家的宣传承诺。

二、无资质推拿导致的损害

标签:非法行医、损害赔偿

2024年3月在阿克苏地区,刘某因不慎摔倒受伤,选择向无行医资质的孙某寻求推拿治疗。一个月的治疗未见疗效,反而感觉伤情加重。刘某随后转至正规医院治疗,花费了2万余元。事后,刘某要求孙某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金等各项费用。

经调解委员会调查处理,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此案例虽然以调解告终,但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推拿作为医疗行为的一种,从业者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消费者在接受推拿服务时,应核实从业者的资质,以免因非法行医而导致身体损害。

三、高价服务引发的争议

标签:价格欺诈、明码标价

2

接受生活中的风雨,时光匆匆流去,留下的是风雨过后的经历,那时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另一种安慰。所以遇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刻告诉自己没有什么难过的坎。优尔律网关于医患纠纷案例就整理到这了。